1.单选题- (共3题)
1.
有一些关于运动学的概念和计算,其中正确的是( )
A.为了简捷的研究物理问题,物理学引入了质点模型,质点实际上也存在. |
B.在本届秋季运动会4×100m的接力赛中,一(1)队取得了45.45s的好成绩,4位运动员的奔跑的平均速度约为8.8m/s |
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3m/s2,表示物体在任何1s内速度都增加3m/s |
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
2.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平均速率 |
B.平均速度![]() |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
D.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2题)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的论断 |
B.提出了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加速度随时间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
C.通过对斜面上小球运动的研究,得出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合理外推出当倾角增大到90o时,即自由落体运动也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 |
D.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
4.解答题- (共2题)
7.
兄妹俩为了测量自家的阳台距地面的高度,两人分别拿一个小石子,妹先让小石子自由下落,已知最后2秒的位移是60m,(g取10m/s2)
(1)阳台离地面的高度;
(2)最后1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妹释放2s后,兄也从阳台将石子竖直投下,要两石子同时落地,兄给石子多大的向下的初速度.
(1)阳台离地面的高度;
(2)最后1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妹释放2s后,兄也从阳台将石子竖直投下,要两石子同时落地,兄给石子多大的向下的初速度.
5.实验题- (共1题)
9.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①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S4=2.70cm,D、E两点间距S5=2.90cm,则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______,小车的速度值vD=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它速度:vA=0.220m/s,vB=0.241m/s,vc=0.258m/s, vE="0.300m/s" ,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入框中____________,并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设O点为计时起点_____________。
③由所做v-t图像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为____________。


①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S4=2.70cm,D、E两点间距S5=2.90cm,则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______,小车的速度值vD=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它速度:vA=0.220m/s,vB=0.241m/s,vc=0.258m/s, vE="0.300m/s" ,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入框中____________,并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设O点为计时起点_____________。
③由所做v-t图像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