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下滑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P为ED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点,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


A.平均速度 | B.时间 | C.末速度 | D.加速度 |
2.
长为5 m的竖直杆的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上沿5 m,若这隧道长也是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杆能自由穿过隧道,g取10m/s2,则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秤每只自重0.1N,下面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0.2N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 0.2N,0.3N
B. 0.3N,0.2N
C. 0.3N,0.3N
D. 0.4N,0.3N

A. 0.2N,0.3N
B. 0.3N,0.2N
C. 0.3N,0.3N
D. 0.4N,0.3N
4.
质量分别为2Kg、1Kg、1Kg的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4cm | B.6cm | C.8cm | D.10cm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6.
a、b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 c、d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两图中t轴上下两部分阴影面积都相同,关于它们的运动,在0~t时段内,正确的是


A.a的速度越来越大,t2时刻前后位移变方向,全程的平均速度与b相等 |
B.b的速度越来越小,t1时刻前后速度变方向,全程的平均速度比a小 |
C.c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t3时刻前后加速度方向不变, c、d的位移不相等 |
D.d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t4时刻以后加速度继续增大,c、d的位移相等 |
7.
如图所示,两端点分别为A、B,长L=1m 的金属细杆在距地面H=40m 处以v0=10m/s 竖直上抛,同时在AB 上方略微错开的竖直线上h 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C 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及落地后的运动,g 取10m/s2,则可知( )


A.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为10m |
B.杆从抛出到落地共用时4s |
C.若h=1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 0.1s |
D.若h=2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 0.1s |
8.
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一辆汽车在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为9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辆车车速为![]() |
B.这辆车车速为![]() |
C.这辆车没有违章超速 |
D.这辆车违章超速 |
4.实验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了一系列计数点,依次标为0、1、2、3、4、5、6…,各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得0、1间的距离x1=5.19cm,1、2间的距离x2=4.44cm,2、3间的距离x3=3.68cm,3、4间的距离x4=2.94cm,4、5间的距离x5=2.19cm,5、6间的距离x6=1.43cm,已知交流电频率f=50Hz.(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根据上面记录,打点计时器在打点1时物体的速度v1=__________,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v2=__________。
(2)实验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1)根据上面记录,打点计时器在打点1时物体的速度v1=__________,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v2=__________。
(2)实验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10.
(8分)用下图实验装置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0、1、2、3、4、5、6七个测量点,相邻两测量点的时间间隔为0.04s,测量出后面各测量点到0测量点的距离d, 记入下表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后便可测得重力加速度值。


(1)甲同学的处理方法是: 计算出1、5两点对应的速度v1、v5,然后由
算得g值, 则其中v5 = m/s。(取3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的处理方法是:计算出
的值(已记入表中), 作出
-t图象, 由图象算得g值。
请你按以下要求完成乙同学的处理过程。
①在提供的坐标纸上作出规范的
-t 图象。
②根据图象求得g = m/s2。(取3位有效数字)
(3)实验测得的g值,你认为应选 (填:甲的值;乙的值;都可以)。
测量点 | 0 | 1 | 2 | 3 | 4 | 5 | 6 |
d/cm | 0 | 1.20 | 4.16 | 8.60 | 14.50 | 21.90 | 30.85 |
时间t(s) | 0 | 0.04 | 0.08 | 0.12 | 0.16 | 0.20 | 0.24 |
d/t(m/s) | | 0.30 | 0.52 | 0.72 | 0.91 | 1.10 | 1.29 |


(1)甲同学的处理方法是: 计算出1、5两点对应的速度v1、v5,然后由

(2)乙同学的处理方法是:计算出


请你按以下要求完成乙同学的处理过程。
①在提供的坐标纸上作出规范的

②根据图象求得g = m/s2。(取3位有效数字)
(3)实验测得的g值,你认为应选 (填:甲的值;乙的值;都可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