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均匀其几何中心重合 |
B.同一地理位置,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大,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加速度相同 |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D.两个接触面之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
3.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
,物体A.B.C之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μ=0.3,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用力将C物体拉动,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
)

A. 48N B. 42N

,物体A.B.C之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μ=0.3,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用力将C物体拉动,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


A. 48N B. 42N
A.36N | B.24N |
4.
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匀速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α,则重为G的蜗牛对葡萄枝的作用力为


A.大小为![]() |
B.大小为![]() |
C.大小为![]() |
D.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
5.
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C受到向左的水平推力F时,A.B.C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受到3个力作用
B. 物体B受到4个力作用

A. 物体A受到3个力作用
B. 物体B受到4个力作用
A.物体C受到5个力作用 |
B.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等于C的重力 |
7.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的平均速度是2m/s,BC段的平均速度是3m/s,则B点的瞬时速度是( )
A. 2.8m/s B. 2.6m/s
A. 2.8m/s B. 2.6m/s
A.2.4m/s | B.2.2m/s |
2.多选题- (共8题)
8.
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住直尺,手抓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同学第二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一次长 |
B.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2m/s |
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
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
9.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0.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时由静止从A.B两地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A. 0-t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A.0-2t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B.0-2t时间内两车一定有两次相遇时 |
C.在t-2t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一定相遇 |
11.
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体放在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朋友(可视为质量)坐在球面上,他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朋友和半球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B.小朋友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
C.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为mg+Mg |
D.小朋友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12.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MN,其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O,但挡板与半圆柱体不接触,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绕O点缓慢地逆时针转动,在Q到达最高位置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大小保持不变 |
B.P、Q间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
C.桌面对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D.P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
14.
某班级同学要调换座位,一同学用斜向上的拉力拖动桌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桌子所受的合力 | B.拉力的竖直分力小于桌子所受重力的大小 |
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 D.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
15.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两个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动到C点后,A.B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A.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A.A.B静止时,图中α、β、![]() |
B.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 |
C.拉B的绳子的拉力增大 |
3.解答题- (共3题)
16.
附加题:一般家庭的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
=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且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N为正压力),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锁门时,他加最大力时,也不能将门关上,(此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求:拉力很大的情况下,仍能够满足自锁条件,则
至少要多大?





17.
倾角30º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车与斜面之间光滑,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粗糙。用两根轻绳跨过两个固定的定滑轮一端接在小车上(滑轮与斜面没有连接),另一端分别悬挂质量为2m和m的物体A、B,当小车静止时两绳分别平行、垂直于斜面,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

(1)求小车的质量;
(2)现使A、B位置互换,当系统再次静止时,地面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大小;
(3)当A、B位置互换后,换用多大质量的小车可以使小车放在斜面上而斜面体与地面刚好没有摩擦力。

(1)求小车的质量;
(2)现使A、B位置互换,当系统再次静止时,地面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大小;
(3)当A、B位置互换后,换用多大质量的小车可以使小车放在斜面上而斜面体与地面刚好没有摩擦力。
18.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给物体加一个水平恒力F1=32N时,恰好可以匀速滑动 (取g=10m/s2,已知cos37°=0.8,sin37°=0.6),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µ
(2)若把原来的水平力改成与水平面成θ=37°的斜向下力F2,为了让物体匀速运动,F2应为多大?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µ
(2)若把原来的水平力改成与水平面成θ=37°的斜向下力F2,为了让物体匀速运动,F2应为多大?
4.实验题- (共2题)
19.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上面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连两个计数点间还有3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上

(1)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
的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若测得
,
,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1)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


(3)若测得



20.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
(1)(多选)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
(2)实验作出图中__________(填
或F)是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若由于
的误差使
与
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图所示,但F大于等于
,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_,
的方向使它与
的夹角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

(1)(多选)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细绳套之间的夹角为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的位移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
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 |
D.若![]() ![]() |
(2)实验作出图中__________(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8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