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 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 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2.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
和
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板的重心一定在![]() ![]() |
B.![]() ![]() |
C.剪断![]() ![]() |
D.若保持![]() ![]() ![]() |
3.
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


A.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
B.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
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
D.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
4.
如图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m、2m、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
和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现用水平拉力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为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当
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
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2T/3






A. 质量为

B. 当

C. 当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2T/3
5.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时,驾驶一艘快艇进行了实地演练。如图所示,在宽度一定的河中的O点固定一目标靶,经测量该目标靶距离两岸的最近距离分别为MO=15 m、NO=12 m,水流的速度平行河岸向右,且速度大小为v1=8 m/s,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2=10 m/s。现要求快艇从图示中的下方河岸出发完成以下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以最短的时间运动到目标靶;第二个过程由目标靶以最小的位移运动到图示中的上方河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快艇的出发点位于M点左侧8 m处 |
B.第一个过程所用的时间约为1.17 s |
C.第二个过程快艇的船头方向应垂直河岸 |
D.第二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为2 s |
6.
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 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 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 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 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 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 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2.选择题- (共6题)
3.多选题- (共7题)
13.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 |
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
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
14.
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升空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15.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一定长度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左端放置一质量m=1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长木板和小木块先相对静止,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F=4N的力作用在小木块上,经过时间t=2s,小木块从长木板另一端滑出,g取10m/s2,则( )


A.滑出瞬间,小木块的速度为2m/s |
B.滑出瞬间,小木块的速度为4m/s |
C.滑出瞬间,长木板的速度为2m/s |
D.滑出瞬间,长木板的速度为4m/s |
17.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
B.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 |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
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3m+M)g |
18.
假如一个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A. 根据公式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根据公式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C. 根据公式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D. 根据上述选项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A. 根据公式

B. 根据公式

C. 根据公式

D. 根据上述选项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C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在C上的竖直轻杆的顶端分别用细绳a和b连接小球A和小球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当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且此时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力F的大小为mBg |
B.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M+mA+mB)g |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 |
D.mA=mB |
4.解答题- (共1题)
20.
如图所示,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m=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
=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10m/s2)。


5.实验题- (共1题)
21.
如图1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实验得到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坐标,以加速度a为横坐标,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为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3所示.已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

(1)实验得到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坐标,以加速度a为横坐标,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为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3所示.已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