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A.s1>s2,x1>x2 | B.s1>s2,x1<x2 |
C.s1>s2,x1=x2 | D.s1=s2,x1=x2 |
2.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初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
B.在0﹣t2时间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C.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t1时刻它们相距最远 |
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t2时刻它们相距最远 |
3.
汽车自O点由静止开始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6s时间内依次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两电线杆相距60m,车经过Q时的速率是15m/s,由此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汽车经过P时的速率是5m/s |
B.汽车的加速度是1.5m/s2 |
C.O、P两点间的距离为7.5m |
D.汽车从出发到Q点所用时间为9s |
4.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 6.5 m B. 10 m C. 45 m D. 20 m


A. 6.5 m B. 10 m C. 45 m D. 20 m
2.多选题- (共1题)
5.
为了保障2015年春运的行车安全,多地交警部门于2015年春季在新开通的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雷达测速仪(如图所示),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运动情况,假设有一辆汽车(向着测速仪行驶)与固定雷达测速仪相距x(单位:m)时紧急刹车(刹车后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刹车的同时固定雷达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该汽车恰好停下,此时该汽车与固定雷达测速仪相距x0(单位:m),已知超声波速度为v0(单位:m/s),则根据以上信息能求得( )


A.汽车刹车后的位移 | B.汽车刹车后的运动阻力 |
C.汽车刹车后的运动时间 | D.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 |
3.解答题- (共2题)
6.
高铁列车上有很多制动装置.在每节车厢上装有制动风翼,当风翼完全打开时,可使列车产生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同时,列车上还有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单独启动电磁制动系统,可使列车产生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所有制动系统同时作用,可使列车产生最大为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在一段直线轨道上,列车正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列车长接到通知,前方有一列车出现故障,需要该列车减速停车.列车长先将制动风翼完全打开让高速行驶的列车减速,当车速减小了
时,再通过电磁制动系统同时制动.
(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
,那么该列车最迟在距离前车多远处打开剩余的制动装置,才能保证不与前车相撞?





(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

7.
货车A正在该公路上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
。
(1)若此时B车立即以
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定: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为
(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车加速度
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1)若此时B车立即以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4.实验题- (共1题)
8.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_V的___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__秒打一个点。
(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打计数点C、E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C=___________m/s,VE=_____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据此可以求出小车从C到E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___m/s2。
(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打计数点C、E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C=___________m/s,VE=_____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据此可以求出小车从C到E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