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余姚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0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选择题(共4题)

1.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某校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去该景点游玩,其中甲班人数多余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7760元.

2.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某校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去该景点游玩,其中甲班人数多余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7760元.

3.

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①长江   
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③东南季风      
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4.

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①长江   
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③东南季风      
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2.单选题(共3题)

5.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
如图所示,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处于静止,若水平力F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 )
A.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C.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水平面对斜面的弹力一定增大
7.
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A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的时间t与传送带静止不动时所需时间t0相比(    )
A.一定是t=t0
B.可能是t>t0
C.一定是t<t0
D.可能是t=t0

3.多选题(共3题)

8.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9.
如图所示, 地面上放有一物体A,A上叠放一物体B,A与B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 )

A. A对B的摩擦力向右 B. 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   D. 地面对A无摩擦力
10.
一块铁m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
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互相推斥的弹力
C.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4.解答题(共2题)

11.
g取10m/s2
(1)如图1所示:小车沿倾角为θ=37O的斜面匀速滑下,在小车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小车上表面和斜面平行。求小车下滑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和弹力?

(2)如图2所示:小车沿倾角为θ=37O的光滑斜面滑下,在小车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小车上表面水平。求小车下滑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和弹力?
12.
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1kg,斜面倾角θ=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光滑斜面M=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求:

(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m/s2

5.实验题(共2题)

13.
在进行“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下图是四位同学用重锤代替小车,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放进行实验时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 )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四种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接通电源和放手的先后顺序对实验没影响
(3)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0.20kg,实验中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截取了某一段纸带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纸带时的情景,其中取了A.B.C三个计数点,在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一个打印点,可知,重物下落过程中B点的瞬时速度为 m/s,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小龚同学用了两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秤来测量拉力.实验之前他先检查了弹簧秤,然后进行实验:

(1)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2)学生实验时,我们是用两只弹簧称在水平桌面上完成这个实验的,如下图所示。某次测量时,左、右两只弹簧称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其中一个弹簧称的读数是________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