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tl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
3.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D.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则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
4.
如图所示,长度为2 m、质量为1 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木块质量也为1 kg(可视为质点),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要使木块在木板上从左端滑向右端而不至滑落,则木块的初速度不能超过:


A.1 m/s | B.2 m/s | C.4 m/s | D.8 m/s |
6.
质点沿x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规律为x =" 8t" - 2t2。则质点从t = 0时刻开始计时,再经过多长时间其速度大小为4 m/s。
A.1 s | B.2 s | C.4 s | D.8 s |
7.
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中的“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 >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根据力学单位制,“另类加速度”A的国际基本单位应为:


A.m/s2 | B.m2/s2 | C.m-1 | D.s-1 |
8.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 |
B.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可以恒定 |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的大小一定大于相应时间内的路程 |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能做曲线运动 |
2.多选题- (共5题)
9.
如图所示,重物通过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到小船上,当小船匀速向左运动时(未到滑轮的正下方前),关于重物的受力及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A.重物匀速下落 |
B.重物减速下落 |
C.绳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重力 |
D.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重力 |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A=10kg的A物块下端连接着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上端连接着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绳的另一端连接着静置于地面、质量为mB=20kg的物块B.此时,与A相连的轻绳处于竖直方向,与B相连的轻绳与水平地面成370角,并且弹簧的形变量为20cm,若弹簧劲度系数为k=200N/m,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2,sin370=0.6,cos370=0.8,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关于物块B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一定为60N B. 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可能为36N |
B.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可能为112N |
C.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与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 |
11.
“儿童蹦极”中,栓在小朋友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相同的橡皮绳。若小朋友从橡皮绳处于水平的位置时开始由静止下落(此时橡皮绳刚好处于原长),直至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关于小朋友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小朋友到达最低点时,其速度为零,同时加速度也为零 |
B.小朋友的速度最大的时刻就是其加速度等于零的时刻 |
C.小朋友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速度等于零 |
D.小球先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再做变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
12.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0.8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 | B.16 | C.9 | D.18 |
13.
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常常蕴含着一定的物理规律,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其规律,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的有:
A.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 |
B.人在电梯中随电梯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
C.玩“蹦极”的游客在加速下降运动 |
D.做直臂支撑的健身者静止在训练垫上 |
3.解答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质量m =" 23"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 =" 24" m。用与水平方向成θ = 37°的力F斜向上拉此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力,再经t0=" 4" s物体刚好停于B处。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sin37o= 0.6,取g =" 10" m/s2。
试分析:

(1)撤去拉力的瞬间,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为多少?
(2)作用在物体上的倾斜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试分析:

(1)撤去拉力的瞬间,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为多少?
(2)作用在物体上的倾斜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1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粗糙斜面底端,有一小滑块甲(可视为质点)以v0 =" 24.8" 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与此同时,另一小球乙(也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v水平抛出,两者在3 s末相遇。已知小滑块甲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8,取重力加速度为g =" 10" m/s2,sin 37° = 0.6,cos 37° = 0.8。不计滑块与小球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试分析:(1)小球乙的初速度v的大小是多少?(2)斜面的总长度L的大小是多少?


16.
研究表明,在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若宇航员在距月球表面高为h =" 1.2" m处将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已知其落地点到抛出点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为x =" 6" m,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0" m/s2。试分析:
(1)小球由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t为多少?
(2)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的大小是多少?
(1)小球由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t为多少?
(2)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的大小是多少?

4.实验题- (共1题)
17.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的总质量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m乙,μ甲_____μ乙(选填“>”“<”或“=”)。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m乙,μ甲_____μ乙(选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