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
B.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
C.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
D.长度、时间、力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物理量 |
2.
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好坏,对于能否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因此短跑运动员都采用助跑器起跑,发令枪响必须奋力蹬助跑器,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以获取最大的( )


A.速度 | B.加速度 | C.位移 | D.路程 |
3.
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t图象如图,则( )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100 m |
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200m |
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
5.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缓慢增大 | B.F缓慢减小 | C.N不变 | D.N缓慢减小 |
7.
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重力为10 N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 N的恒力F推着沿斜面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在F突然撤去的瞬间,物块受到的合力为()


A.8 N,方向沿斜面向下 | B.5 N,方向沿斜面向下 |
C.8 N,方向沿斜面向上 | D.3 N,方向沿斜面向上 |
8.
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D.若已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2题)
13.
如图,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下落时人杆分离),最后落在软垫上到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起跳时竿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他的重力 |
B.起跳上升时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
C.越杆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
D.越杆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
4.解答题- (共1题)
1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力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进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C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缩了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求:

(1)杆对A球的支持力的大小;
(2)C球的重力大小。

(1)杆对A球的支持力的大小;
(2)C球的重力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15.
(1)如图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三个细线套L1、 L2、 L3共系于一个结点,另一端分别系于轻质弹簧测力计A、B和重物M上,A挂于固定点P.手持B拉动细线,使结点静止于O点.

①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N;
②实验时要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_____、______、_____和L1、L2、L3的方向及M的重力。
③下列实验要求中必要的是_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代号);
A.弹簧测力计需要在实验前进行校零
B.细线套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需要用托盘天平测量重物M的质量
D.弹簧测力计B始终保持水平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入__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单位:cm)。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钩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钩码添加到钩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钩码盘中钩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像.
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这套装置可以用于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B.不可能使小车获得任意加速度
C.实验过程中每次添加钩码必须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过程应保证钩码和钩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①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N;
②实验时要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_____、______、_____和L1、L2、L3的方向及M的重力。
③下列实验要求中必要的是_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代号);
A.弹簧测力计需要在实验前进行校零
B.细线套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需要用托盘天平测量重物M的质量
D.弹簧测力计B始终保持水平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入__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单位:cm)。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钩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钩码添加到钩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钩码盘中钩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钩码盘中钩码总重力F(N)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加速度a(m·s-2) | 0.69 | 1.18 | 1.66 | 2.18 | 2.70 |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像.
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这套装置可以用于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B.不可能使小车获得任意加速度
C.实验过程中每次添加钩码必须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过程应保证钩码和钩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