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
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400 m |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
3.
水平桌面上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A.15N, 30N, 40N | B.0, 15N, 15N |
C.0, 20N, 40N | D.15N, 40N, 40N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6.
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3秒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m/s | 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m/s |
C.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m/s2 | D.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m/s2 |
7.
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均未落地前,两者()
A.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
B.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铅球释放时的高度; |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都为1∶4∶9; |
D.两铅球的距离和速度差都越来越大。 |
8.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μmg |
B.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1 |
C.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D.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 |
4.解答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水平轻绳OB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物。如果绳O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N,其余两绳能承受的拉力足够大,那么在O点最多能挂多重的重物?此时绳OB的拉力是多大?

10.
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 s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50 m/s,并能保持这个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该巡逻车由静止开始启动加速,追赶前方2 000 m处正以3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一辆违章卡车.则
(1)巡逻车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2)在追赶的过程中,巡逻车和卡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巡逻车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2)在追赶的过程中,巡逻车和卡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1.
如图所示,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m=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
=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10m/s2)。


5.实验题- (共3题)
12.
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
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实验中,通过改变弹簧下端所悬挂钩码的质量,改变弹簧弹力,并记录下此时弹簧长度,进而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

(1)如图是在弹簧下端悬挂质量为
钩码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此时弹簧的实际长度为_____
.
(2)若已知弹簧原长为
,则根据此次测量的数据,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__________
.(
取
,计算结果保留
位有效数字)



(1)如图是在弹簧下端悬挂质量为


(2)若已知弹簧原长为






13.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m/s。
②0—6点间的加速度为a= m/s2。

①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m/s。
②0—6点间的加速度为a=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