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9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9题)

1.
轻弹簧下端挂一重物,手执弹簧上端使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时,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A.立即向上做减速运动
B.上升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
C.上升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
D.上升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从t = 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将做来回往复运动
B.前4秒物体的位移为零
C.15秒内物体的位移是46.5m
D.15秒末,物体的速度是2m/s
3.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木块1和2、2和3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1、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3和水平面之间无摩擦力.现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块3,当三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1和3两木块间的距离为(木块大小不计)
A.B.
C.D.
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正确的是( )
A.f =" 0" ,N = Mg+mg
B.f向左,N <Mg+mg
C.f向右,N <Mg+mg
D.f向左,N =Mg+mg
5.
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关于 f1和f2关系以及 f1和f2的方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 向下,f2 向上,且f1= f2
B.f1 向下,f2 向上,且f1> f2
C.f1 向上,f2 向上,且f1= f2
D.f1 向上,f2 向下,且f1= f2
6.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物体与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下列关于用这种装置做实验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必须调节托盘中重物的重量,确保滑板做匀速运动
B.不一定要使滑板做匀速运动,但必须要用恒力拉滑板
C.托盘中放的重物越重,滑板运动得越快,弹簧秤读数越大
D.只要滑板与木块有相对运动,无论滑板做什么运动,弹簧秤的读数都相同
7.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F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则F大小至少为
A.mgtanθB.mgsinθC.mgD.mgcosθ
8.
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A.A的重力小于绳子的拉力
B.A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
C.绳子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D.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9.
下面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2.多选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B正沿A的斜面下滑,三角形木块A仍然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可能等于
B.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C.水平面对A静摩擦力方向不可能水平向左
D.若B沿A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如果力F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三角形木块A可能会立刻开始滑动

3.填空题(共3题)

11.
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ph(p>1)和h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球A的质量为m,球B的质量为m.设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则p可能取值范围为
1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2.0 m/s传送质量为=0.5 kg的工件,工件都是在位置处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4,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运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放到传送带上.g取10 m/s2,传送带上相对静止的相邻两工件间的距离
m.
13.
河宽d=100m,河水速度v1=5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4m/s,那么小船过河的最短位移大小为

4.解答题(共2题)

14.
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q=37°,力F作用2 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 s,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及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s(已知sin37°=0.6,cos37°=0.8,g=10 m/s2)。
15.
长0.5m的细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手拿住另一端,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手离地的高度h=1.3m,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角速度为3rad/s,线恰好被拉断,取g=10m/s2,求:
(1)此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
(2)线断后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距离S。

5.实验题(共1题)

16.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F.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