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一中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4题)

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因而落地速度大
D.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在地球赤道处最大
2.
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
A.B.
C.D.
3.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
B.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C.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以更高速度行驶时,并不改变其惯性大小
B.汽车以更高速度行驶时具有更大的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旦运动起来,物体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具有惯性,但合力不为零时惯性将消失

2.多选题(共4题)

5.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 m处
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 m
C.乙车启动10 s后正好追上甲车
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6.
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t落地,此时速度为v,则( )
A.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B.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
C.物体下落时速度为D.物体下落时速度为
7.
甲物体和乙物体都只受到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甲物体受到的三个力大小分别是3N,4N,8N;乙物体受到的三个力大小分别是8N,10N,16N,这些力的方向可以在平面内任意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物体的合力一定小于乙物体
B.甲物体的合力的最小值一定大于乙物体的合力的最小值
C.甲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乙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8.
(多选)下列物理现象中,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B.物体如果向正北方向运动,其受外力方向必须指向正北
C.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填空题(共3题)

9.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m/s.
10.
一只乒乓球从离地板6m高处竖直落下,又被地板竖直弹回,在离地板1m高处接住,则乒乓球通过的位移大小是 m.
11.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N,整个系统平衡,g=10m/s2,物块1受    个力作用,物块3受    个力作用.

4.解答题(共2题)

12.
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A被三根细绳悬挂,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分别为mA=2kg,mB=5kg,细绳OB呈水平,细绳OP与竖直方向成37°角.(已知sin37°=0.6; cos37°=0.8;g=10m/s2)求:

(1)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2)若将B物体固定在桌面上,OA、OB、OP细绳的位置保持不变,且三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都是50N,为了使细绳不断,则所挂的A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13.
超载和超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之一.有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交警突然发现从他旁边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他决定前去追赶,经过2s后发动警车,以a=2m/s2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最大速度是16m/s,求: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5.实验题(共1题)

1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b)中的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