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9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单选题(共10题)

1.
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力C.质量D.速度
2.
物体A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物体A的速度变化比物体B的速度变慢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3.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他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
B.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
C.当时无法计量时间
D.当时没有记录落体运动的数码相机
4.
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做匀减速运动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已知它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10 B.5 C. D.2 
5.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并测得该轨迹的实际长度为20cm.已知曝光时间为,则小石子在拍摄前下落的距离约为(  )
A.20mB.50m
C.80mD.100m
6.
一物体从高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
A.B.C.D.
7.
水平桌面上一重 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是 0.2,当依次用 15 N和80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 N,40 N
B.0 N,15 N
C.0 N,40 N
D.15 N,80 N
8.
一个弹簧受10N拉力时总长为7cm,受20N拉力时总长为9cm,已知当拉力撤销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则弹簧原长为(  )
A.8cmB.9cm
C.7cmD.5cm
9.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物体重心的位置与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几何中心
D.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的位置一定改变
10.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压力一定是重力
B.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平行

2.解答题(共3题)

11.
最近海上频发撞船事故,广袤无垠的大海船只为什么会相撞呢?据分析发现,是由于船员睡觉所致.现有一艘巨轮,在海面以v0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船长睡觉,发现正前方有冰山时已经离冰山只有100m,船长在迷糊状态下立即下达关闭发动机的停车命令,发动机停车后,巨轮在海水的阻力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最终以5m/s的速度撞在冰山发生悲剧.求
(1)巨轮匀速运动时v0的大小?
(2)如果船长下达倒车命令,则船员可以控制发动机反转,使轮船立即具有与正常行驶相反的动力,该船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才不至于撞上冰山?
12.
在一次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s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A=15m/s2aB=10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A=45m/svB=40m/s
(1)警车A加速运动的时间t1
(2)警车A加速阶段的位移L1及匀速阶段的位移L2
(3)两车原来相距多远?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g取10N/kg.则:
(1)当推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推力大小为12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实验题(共1题)

14.
某同学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计算AD的平均速度=______m/s
(2)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值)vB=______m/s
(3)试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