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小球A质量为2kg,斜面体B的质量为10kg,斜面倾角θ=30°,已知 A、B间和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0.27,将物体A放在斜面B上端的同时,给B施加一水平力F,为使A沿竖直方向落地,拉力F的大小至少为()

A. 200N B. 100N C. 100
N D. 200
N

A. 200N B. 100N C. 100


3.
如图示,将一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若木板与木块的动摩擦因数为3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在木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之前,长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5μmg | B.4μmg | C.3μmg | D.2μmg |
4.
两个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小球A上,使三线均处于直线状态,此时OB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两小球都刚好静止,则力F的大小是()

A. 0 B. mg C.
D.
mg

A. 0 B. mg C.


5.
如图所示,A、B是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电荷量是10﹣5C,A固定在竖直放置的10cm长的绝缘支杆上,B平衡于倾角为30°的绝缘粗糙斜面上时,且与A等高,若B的质量为10
kg,则B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为(g取l0m/s2)( )

A.15N B.10
N C.15
N D.35
N


A.15N B.10



2.多选题- (共4题)
6.
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从左向右缓慢爬行,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A.葡萄枝对蜗牛的弹力先减小后变大 |
B.葡萄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变大 |
C.葡萄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D.葡萄枝对蜗牛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
7.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均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弹簧原长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 | B.l﹣![]() | C.l+![]() | D.2![]() |
8.
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一坐标轴Ox,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切于A点的曲线AB和BC都是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B、C三点对应的x坐标及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A=h,aA=0 | B.xA=h,aA=g |
C.xB=h+mg/k,aB=0 | D.xC=h+2mg/k,aC=0 |
9.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的推力F作用下静止于墙壁上,物块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若物块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推力F大小可能是()


A.5N | B.15N | C.35N | D.55N |
3.解答题- (共2题)
10.
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穿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经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AC段是汽车轮胎在路面上的擦痕.
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有无超速?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
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有无超速?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

11.
如图,倾斜的长直杆与水平面成α角,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长直杆上,直杆截面为圆形,直径略小于圆环直径,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沿杆方向向下的恒力F,使圆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变化的作用力F1=kv,其中k为常数,分析圆环的运动,求:

(1)圆环的最大加速度;
(2)圆环的最大速度.

(1)圆环的最大加速度;
(2)圆环的最大速度.
4.实验题- (共1题)
1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图中数据求出小车加速度值为 m/s2;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c,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
(3)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图中数据求出小车加速度值为 m/s2;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c,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
(3)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