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现让拉力F逐渐减小,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应是 ( )


A.加速度逐渐变小,速度逐渐变大 |
B.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变小 |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变大 |
D.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变小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天花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Fsinθ | B.Fcosθ | C.μ(Fsinθ-mg) | D.μ(mg-Fsinθ) |
4.
在某次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使b弹簧秤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角,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动,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A.a增大,b减小 |
B.a减小,b增大 |
C.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
D.a先减小后增大,b减小 |
5.
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 |
D.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
6.
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
B.合力的大小一定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 |
2.多选题- (共2题)
7.
在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的电梯内,分别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一个质量10kg的物体(g取10m/s2),则()
A.天平的示数为10kg | B.天平的示数为14kg |
C.弹簧秤的示数为100N | D.弹簧秤的示数为140N |
8.
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的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μmg | B.ma | C.![]() | D.μ(M+m)g |
3.实验题- (共2题)
9.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____.并分析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求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_____.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砝码/个数 | 0 | 1 | 2 | 3 | 4 |
砝码对木块压力/N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测力计读数/N | 1.50 | 2.00 | 2.50 | 2.90 | 3.50 |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____.并分析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求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