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高三期末模拟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68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4题)

1.
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
A.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C.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D.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2.
如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未超出量程),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0.1kg的小球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cm;当弹簧下端悬挂质量为0.2kg的小球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始终未超出弹性限度)(   )
A.8 cm
B.6 cm
C.4 cm
D.2 cm
4.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是
A.长度、力、时间B.速度、力、质量
C.加速度、速度、长度D.长度、质量、时间

2.选择题(共1题)

5.约分的结果是

3.多选题(共4题)

6.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运动中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C.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D.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7.
(多选)如图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 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可认为是圆滑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
B.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小于乙在B′点的速率
C.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等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D.甲、乙从A点出发到停下,两人位移的大小相等
8.
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为:1
B.落地时的时间之比为: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2
D.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
9.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4.实验题(共1题)

10.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有    
A.小车
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C.打点计时器
D.低压直流电源
E.秒表
F.小钩码
G.刻度尺 H.纸带
I.细绳
(2)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
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
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3)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是a=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