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一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8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最早阐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当研究运动中的自行车车轮的转动快慢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D.早上8:30开始上课,这里的8:30指的是时刻
2.
如图所示,将一定的物块P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方向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方向转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3.
物体m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在运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4.
如图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重量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B.FaFbC.大小不确定D.FaFb
5.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在同一平面内,其大小分别为6N、6N、10N,并且它们互成120°的角,其合力大小为()
A.4NB.0NC.15ND.3N

2.多选题(共5题)

6.
如右图所示,重量为G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关于重力的两个分力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大小等于小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
B.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大小为
C.F1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一个分力,大小为Gtanθ
D.由于重力的存在,物体同时受G、F1、F2的作用
7.
如图a为我们生活中斧子劈开树桩的实例,树桩容易被劈开是因为楔形的斧锋在砍进木桩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为了分析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可简化成如图b所示,已知斧子是竖直向下且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斧子楔形的夹角为,不计斧子的重力,则
A.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B.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C.当斧锋夹角越大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
D.当斧锋夹角越小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
8.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
B. 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C. 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D. B对A的摩擦力向左
9.
2013年10月24日,中国选手廖辉在举重世锦赛夺得三金,打破挺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如图所示,假设廖辉抓举质量不变,而两手臂间的夹角变大,当举起保持稳定时,两手臂的用力F1和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F1增大B.F1不变C.F不变D.F增大
10.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不变
C.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D.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3.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µ=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A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A的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B后,当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106°时,A、B恰能保持静止且A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求物块B的质量.(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12.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53°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g=10m/s2
13.
如图所示,质量m=2.6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5.0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取g=10m/s2)求:

(1)金属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突然将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这一时刻金属块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3)若在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撤去力F,金属块再经过多长时间停下来?

4.实验题(共3题)

14.
某实验小组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们使用50Hz交流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供电,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某位同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并在这个点下标明A,在第6个点下标明B,在第11个点下标明C,在第16个点下标明D,在第21个点下标明E.但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只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cm.(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有
A.两个分力F1、F2大小必须保持一致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必须保持120°
C.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绳B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    N.
16.
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_________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作_________(选填“”或“”)图像。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和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可用天平测出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以及小车的质量M,再用公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