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82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4题)

1.
关于加速度,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
如图所示,一铁块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的吸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块受到弹力是由于磁性黑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B.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
C.铁块受到的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D.铁块与黑板间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磁力和互相排斥的弹力
3.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仍保持静止时,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物体m(   )
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增加B.所受合力增加
C.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加D.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4.
下图为喜庆节日里挂的灯笼,由于天气刮风,重量为的灯笼向右飘起,设风对灯笼的作用力恒定,灯笼看成质点。在某一时间内灯笼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恒为,设轻绳对灯笼的拉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合力大于
B.是一对平衡力
C.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绳索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2.多选题(共3题)

5.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0~8 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第4 s末速度为零
B.物体在第8 s末离出发点最远
C.物体在第4 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D.物体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6.
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4个力
B.a可能受到5个力
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
D.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ma中,k的数值由F、m、a的单位决定

3.填空题(共1题)

8.
在临沂蒙山大道的高架道路上,限速为.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2)若,则照相机将_____工作.(选填“会”或“不会”)

4.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的恒力将一个质量为2kg的滑块推上一长度、倾角的斜面,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求:

(1)水平恒力大小;(2)若将滑块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求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10.
如图所示,一直杆倾斜固定,并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0.5 kg的圆环,圆环与轻弹簧相连,在轻弹簧上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的伸长量为10cm,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直杆与圆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 m/s2.求圆环受到杆的弹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
11.
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当落到离地面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不计空气阻力。
(1)求下落过程中,座舱的最大速度;
(2)求制动过程中座舱的加速度;
(3)若座舱中某人手托着重3kg的铅球,当座舱落到离地面的位置时,求球对手的压力。

5.实验题(共2题)

12.
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 ,打下D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
为测定木块P和木板Q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下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各物体的接触面均水平,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P的重力为GP=6.00 N;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板Q的重力为GQ=9.25 N;
C.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按右图装置安装好器材;
D.松开木块和木板让其运动,待弹簧测力计指针稳定时再读数.
 

(1)上述操作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填步骤序号)
(2)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求得木块P和木板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