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其中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 |
C.位移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而路程是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
D.位移和路程是同一回事 |
2.
一水滴从距离地面高H=20m的水龙头上无初速的滴下,此时水滴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其中g取10m/s2)求:
(1)水滴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上;
(2)第1s末水滴下落的高度;
(3)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1)水滴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上;
(2)第1s末水滴下落的高度;
(3)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3.
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
B.最大静摩擦力通常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
C.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弹力,则一定存在摩擦力 |
D.细绳悬挂物体时,细绳对物体拉力不属于弹力 |
6.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车行驶得越快,进站时越不容易停下来,这是因为火车运动得越快,其惯性越大的缘故 |
B.匀速行驶的汽车存在惯性,加速行驶的汽车不存在惯性 |
C.同一物体,放在地球上与放在月球上时的惯性大小是不一样的 |
D.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2.多选题- (共4题)
7.
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从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T52次列车15时17分到站 |
B.“百家讲坛”栏目在CCTV﹣10于12点45分准时播出 |
C.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吴教授的讲座一共两个小时 |
D.火车因故晚点30分钟 |
8.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的刹车时间为4s |
B.汽车刹车的位移为40m |
C.t=1s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 |
D.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 |
3.解答题- (共3题)
11.
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O点,如图(甲)所示,现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22.5N作用于滑块上,经时间t1=0.4s后撤去F.滑块在水平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

(1)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2)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的质量m.

(1)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2)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的质量m.
12.
图为“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中的一位小萌娃儿﹣﹣﹣夏天托行李箱的图片,图中夏天用与水平方向成53°斜向上的大小为400N的拉力拉行李箱,使行李箱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行李箱的质量为50kg,假设地面与行李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已知sin53°=0.8 cos53°=0.6,g=10m/s2)
求:

(1)行李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
(2)行李箱沿水平地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行李箱从静止开始在2s内前进的距离.
求:

(1)行李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
(2)行李箱沿水平地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行李箱从静止开始在2s内前进的距离.
4.实验题- (共2题)
14.
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时,所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的过程中,甲同学提出以下几个观点,乙同学认为其中只有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你觉得乙同学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你觉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甲、乙两位同学在做完实验之后,在实验方法上出现了争议,请你帮他们填写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
A.实验中所用的两根细线越短越好 |
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可以不与木板平行 |
C.实验中需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
D.每次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应适中 |

甲、乙两位同学在做完实验之后,在实验方法上出现了争议,请你帮他们填写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
15.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打点求得.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数据如下表:根据下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方格坐标纸作出图线.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数据如下表:根据下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方格坐标纸作出图线.
次 | 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8 | 1.72 | 1.48 | 1.25 | 1.00 | 0.75 | 0.48 | 0.50 | 0.30 | |
小车质量m/kg | 0.25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0.75 | 1.00 | 1.67 | |
小车质量![]() | 4.00 | 3.44 | 3.00 | 2.50 | 2.00 | 1.41 | 1.33 | 1.00 | 0.60 | |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