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下列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 B.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是6m/s |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40km/h |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km/h |
3.
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在筒内放有质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一片小羽毛和一个小铜片。先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假设完全抽出),并竖直放置,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小羽毛和小铜片同时从玻璃筒顶端由静止开始下落,那么


A.小铜片先到达筒底端 | B.小羽毛先到达筒底端 |
C.小羽毛、小铜片同时到达筒底端 | D.哪个先到达筒底端都有可能 |
4.
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
5.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地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未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
B.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7.
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现象就是重力增大,失重现象就是重力减小 |
B.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实质上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改变 |
C.卫星中物体,从一发射开始,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D.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增大了,就称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
2.选择题- (共6题)
3.多选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的作用,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方向水平向右 |
B.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方向水平向左 |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水平向右 |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
15.
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杆BC所受的力大小不变
B. 杆BC所受的力先增大后减小
C. 力F大小不变
D. 力F的大小一直减小

A. 杆BC所受的力大小不变
B. 杆BC所受的力先增大后减小
C. 力F大小不变
D. 力F的大小一直减小
16.
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有关此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
B.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
D.为减小测量误差,两分力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
4.填空题- (共1题)
17.
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填“计时”或“打点”)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则每隔 s打一次点.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选择“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5.解答题- (共2题)
18.
潇湘晨报报道2011年10月9日下午,谢女士买菜回来,路过五一东村13栋1楼一家餐馆门口时,不幸被楼顶脱落的水泥板击中头部,当场昏迷不醒.今年3月,芙蓉区法院对此案一审判决,天心公司和吴某等69名业主承担连带责任赔款22.8万元.假设水泥板从6楼离地面20m处坠下,下落过程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求:(g取10m/s2)
(1)水泥板下落过程所需的时间为多少秒?
(2)水泥板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1)水泥板下落过程所需的时间为多少秒?
(2)水泥板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19.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外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丙所示,4 s后图线没有画出。g取10 m/s2。求:

(1)物体在第3 s末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体在前6 s内的位移。

(1)物体在第3 s末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体在前6 s内的位移。
6.实验题- (共1题)
20.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本实验主要采用了哪种科学方法(单选)_____.
A、类比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的图象(选择“M”或“
”).

(1)本实验主要采用了哪种科学方法(单选)_____.
A、类比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的图象(选择“M”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