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上学期9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7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5

1.单选题(共3题)

1.
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点20分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8点20分是指时刻
B.8 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看成质点
2.
图为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4 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5 m/s

2.多选题(共3题)

4.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在0~5s内的位移相同
C.在0~5s内,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D.物体c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5.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0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B.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6.
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个恒量

3.解答题(共3题)

7.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在水平面上运动,0-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物体在0-60 s内的vt图像;
(2)求这60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
8.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先竖直向下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运动;当距地面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2)运动员从离开飞机到到达地面时共经历的时间
9.
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s0=75 m处。甲车始终以v1=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3)乙车一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6 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4.实验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端,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匀加速直线滑下。由于实验者粗心,不小心把纸带弄成了三段,并把中间一段丢失了,下图是打出的完整纸带中剩下的两段。这两段纸带是小车运动的最初和最后两段时间分别打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下图每两个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0.02秒。请根据下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纸带的    (空中选填“右端”或“左端”)与小车相连。
(2)小车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υA=  m/s。(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纸带上DE之间的距离xDE=    cm。(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小车的加速度a =  m/s2。(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丢失的中间一段纸带上应该有   个计时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