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东海县二中高三上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64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0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小球自光滑斜轨道由静止自由滚下,以v、s、a、F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合外力四个物理量大小,小球下滑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A. B. C. D.
2.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等于Ⅱ物体的位移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3.
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B.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不变
C.货物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D.车厢对货物的作用力增大
4.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运用了微小量放大法
B.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C.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5.
如图所示,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  )

A. OA方向 B. OB方向 C. OC方向 D. OD方向

2.多选题(共6题)

6.
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用时10天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如图所示,此次护航从三亚启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
D.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7.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十年一次的大阅兵仪式,各个部队和军种都在紧张的演练,在空军演练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s内空降兵和伞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10~15整体所受重力小于空气阻力
B.0~10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动,10~15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C.第10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第15s末
D.10s末~15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
8.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
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9.
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1s内物体的
A.路程为25m
B.位移大小为15 m,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方向竖直向下
D.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方向竖直向上
10.
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正方体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A的内边长,现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弹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弹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弹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弹力
11.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已知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B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相连,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的质量分别为m、M。现给B一初速度,使B沿斜面下滑,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在B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m则B加速下滑
B.无论A、B的质量大小关系如何,B一定减速下滑
C.水平面对C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不相等

3.解答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地面上拉着一个质量为m="20" kg的箱子以v=5m/s作匀速直线运动,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拉力F与水平面夹角为θ=53°,(sin53°=0.8 cos53°=0.6 g="10" m/s2)求:

(1)绳子的拉力F;
(2)撤掉拉力1.5s内箱子通过的距离。

4.实验题(共2题)

1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

(1)由    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运动是    
(2)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3)物体的加速度的计算式a=   ,加速度a=    m/s2
(4)计算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vB=    m/s.
14.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4)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两弹簧秤的夹角相同
C.每次弹簧秤示数必须相同
D.只要一个弹簧秤的读数相同就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