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
2.
下列一些运动学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 |
C.速率、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 |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
3.
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
B.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C.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D. 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A.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
B.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C.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D. 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4.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关系(
图)如图,由图像可知( )



A.![]() ![]() |
B.在![]() ![]() |
C.![]() |
D.![]() |
6.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4题)
9.
图为P、Q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t1前, Q在P的前面 |
B.0~t1,Q的路程比P的大 |
C.0~t1,P、Q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D.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
10.
A、B两球用长为L的细线相连,现用手提着B从一定高处由静止释放,A、B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1,速度差为△v1。若再从稍高处自由释放,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2,速度差为△v1,不计空气阻力,则


A.△t1<△t2 |
B.△t1>△t2 |
C.△v1>△v2 |
D.△v1<△v2 |
12.
如图所示,小球A在拉直的细绳下端,并与光滑的斜面接触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细绳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 |
B.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
C.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的拉力是二力平衡的 |
D.小球所受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 |
4.解答题- (共3题)
13.
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1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1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14.
(10分)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做自由落体运动。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0 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s. 取g=10m/s2.求:
(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
(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
(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5.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8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225 m才能停下来.求:
(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 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 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5.实验题- (共2题)
16.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不定项)
A.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56cm,s5=4.34cm,s6=5.12cm.

A、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s
B、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3=______m/s
C、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不定项)
A.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56cm,s5=4.34cm,s6=5.12cm.

A、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s
B、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3=______m/s
C、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