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63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7

1.单选题(共6题)

1.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2.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B.t=4s时甲在乙的前面
C.甲物体一直向前运动,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D.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3.
如图所示,凹槽半径R=30cm,质量m=1kg的小物块在沿半径方向的轻弹簧挤压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50N/m,自由长度L=40cm,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物块与凹槽之间静摩擦因数为0.5,取g=10m/s2,sin 37°=0.6,cos 37°=0.8。则(   )
A.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3N,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N
B.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8N,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5N
C.槽对物块的压力大小是13N,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5N
D.槽对物块的压力大小是13N,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N
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物体A可能不受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B.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A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θ
D.水平地面对A的作用力一定是竖直向上
5.
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拉力F的最小值为mgsinθ
C.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减小
D.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6.
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分别为m1=1kg、m2=4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5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
C.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13 m/s2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

2.多选题(共4题)

7.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 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Δ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B.当Δx=0.3 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8.
如图所示,在夜光风筝比赛现场,某段时间内某小赛手和风筝均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风筝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风筝的质量为m=1 kg,轻质细线中的张力为FT=10 N,该同学的质量为M=29 k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风对风筝的作用力认为与风筝垂直,g取10 m/s2)( )
A.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为
B.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C.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人和风筝整体的重力,即300 N
9.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则:
A.若F一定,θ大时N
B.若F一定,θ小时N
C.若θ一定,F大时N
D.若θ一定,F小时N
10.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放在b上。现用水平拉力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
B.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mg
C.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mg
D.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mg

3.解答题(共4题)

11.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一条直公路的道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Δt=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m=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12.
如图所示,细绳OA长30cm,O端与质量m=1kg的重物相连,A端与轻质圆环(重力不计)相连,圆环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50cm的B处,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分别与重物m、重物G相连.若两条细绳间的夹角φ=90°,圆环恰好没有滑动,不计滑轮大小,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重物G的质量M.
13.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A以加速度aa<gsinθ)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求:

(1)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与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t
(2)从挡板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最大时,球的位移s.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长度为L=1m的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小木块与长木板上表面之间、小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而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现用水平恒力F拉木板(g取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将长木板M从小木块与地面之间抽出,拉力F至少应为多少?   
(2)若开始时,用F=30N的水平力作用在M上,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m与长木板M分离?
(3)若保持F=30N的水平恒力一直作用在M上,求从开始运动到3s时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左端相距多远?(木板厚度不计)

4.实验题(共2题)

15.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16.
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则: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cm。

(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