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重力 |
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弹力 |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摩擦力 |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平均速率 |
4.
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
②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③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④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
②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③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④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汽车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 |
B.![]() |
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 |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 |
6.
一辆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
A.9 m/s |
B.18 m/s |
C.20 m/s |
D.12 m/s |
7.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C.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
2.多选题- (共5题)
8.
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
马赫的速度(音速的
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下边的人们都看呆了,一会儿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
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 |
C.这架飞机的加速度不大 |
D.这架飞机的速度变化真大 |
9.
(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
D.两物体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
10.
(多选)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
B.电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 |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 |
D.台风以360 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
12.
若一质点从
开始由原点出发,其
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在前![]() |
B.在![]() |
C.![]() ![]() |
D.![]() ![]() |
3.填空题- (共2题)
1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3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
图像,比较前
内3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__________
__________
;比较前
内3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
________
________
(均填“
”、“
”或“
”)














14.
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2000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
,直线距离
,不借助任何漂浮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在这次横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
约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每游
约需的时间
为
。







4.解答题- (共2题)
15.
质点沿半径为d的圆形轨道运动,每2s移动
圆周,初始位置在某处的A点,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并在图上标出各位移矢量的方向。

(1)从A点开始到第
末时;
(2)从A点开始到第
末时;
(3)从A点开始到第
末时。


(1)从A点开始到第

(2)从A点开始到第

(3)从A点开始到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