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1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运动方向相同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20m/s
C.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
2.
如图所示为表面粗糙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速度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①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②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③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④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AB,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O达到图中所示位置,在保持O点位置和B弹簧秤拉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将弹簧秤A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在此过程中,AB的示数将分别:
A.变大;变小B.变小;变小
C.先变小再变大;变小D.先变大再变小;变大
4.
这是同学们在课堂中接触过的一个实验,做直线运动的钢球,在钢球运动路线旁边放一块磁铁.由此判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
A.有初速度B.合力为零
C.有合力且初速不为零D.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5.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6.
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v0的大小是(   )
A.B.C.D.

2.选择题(共6题)

7.

The young man is {#blank#}1{#/blank#} (believe). He never tells a lie.

8.

{#blank#}1{#/blank#} (Did, Does) he learn English?
No, he didn’t.

9.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

10.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

11.某品牌方便面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12.某品牌方便面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3.多选题(共8题)

13.
一辆汽车正在以v=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33 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司机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若狗正以v′=4  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奔跑,则不能摆脱被撞的噩运
D.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48.4 m
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10个点.下列探究有道理的是(   )

A. 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
B. 这10个点中有8个点虽然不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F和B两点离这条直线太远,可以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
C. 在10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G、I),有六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
D. 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
15.
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14
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B间存在弹力
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
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
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16.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应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应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17.
如图所示,扶手电梯与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当电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关于电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电梯梯级表面间的静摩擦力f的大小,不正确的是:
A.B.
C.D.
18.
如图所示,一折杆固定在小车上,∠AθB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设小车向右的加速度为a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0时,,方向沿AB
B.当agtanθ时,,方向沿AB
C.无论a取何值,F都等于,方向都沿AB
D.无论a取何值,F都等于,方向与AB杆所在直线无关
19.
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
B. 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
C. 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D. 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等于零的地方
20.
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蜡块能在水中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浮.在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测得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 m,在蜡块从底端上升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运动的距离计算错误的是:
A.0.1 m/s,1.73 mB.0.173 m/s,1.0 mC.0.173 m/s,1.73 mD.0.1 m/s,1.0 m

4.解答题(共2题)

21.
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v1=10m/s,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s,那么: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7m/s,求弹丸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7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2.
(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4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此木板的右端上还有一质量为m=1kg的铁块,且视小铁块为质点,木板厚度不计;今对木板突然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1)若不计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且拉力大小为6N,则小铁块经多长时间将离开木板?
(2)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要使小铁块对地的总位移不超过1.5m,则施加在木板水平向右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g=10m/s2

5.实验题(共2题)

23.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__________
A.钩码个数N1=N2=2N3=4
B.钩码个数N1=N3=3N2=4
C.钩码个数N1=N2=N3=4
D.钩码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24.
图甲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实验操作中,将砝码盘和砝码所受的重力看成小车所受合外力.在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加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得到加速度随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分析发现图线的水平轴上有明显的截距(OA不为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的aF图线中,AB段基本是一条直线,由此得到,在小车总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8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