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物体某时刻的速度为v= 5m/s,加速度为a =-3 m/s2,它表示 ( )
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在减小 |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在增大 |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 |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
2.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 |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
D.tn~tn-1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
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
6.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B.牛顿第一定律只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
C.牛顿第一定律只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8.
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D.若已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11.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摆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B.摆球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C.摆球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
D.摆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1题)
15.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的小木块
和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
与转轴
'的距离为
,
与转轴的距离为2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
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 ![]() |
C.当![]() ![]() ![]() |
D.![]() ![]() |
4.解答题- (共3题)
16.
如图所示,质量m1=40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拉力大小;
(2)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1)轻绳OA、OB拉力大小;
(2)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17.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
取
,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

18.
一同学骑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以
的恒定速率转弯,已知人和车的总质
,转弯的路径近似看成一段圆弧,圆弧半径
,求:
(1)求人和车作为一个整体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
(2)若车胎和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安全转弯,车速不能超过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1)求人和车作为一个整体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
(2)若车胎和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5.实验题- (共3题)
19.
实验小组利用图1来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____电源.
A.交流4﹣﹣﹣6V B.交流220V
②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

③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
④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①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____电源.
A.交流4﹣﹣﹣6V B.交流220V
②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

③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
④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20.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9.8 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g=10 m/s2).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9.8 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g=10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