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上期中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1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8

1.单选题(共6题)

1.
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0m/s,关闭发动机后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关闭发动机后前6s内的位移大小为(    )
A.48mB.192mC.50mD.108m
2.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位移所经过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这三段位移之比为()
A.13:23:33B.12:22:32
C.1:2:3D.1:3:5
3.
A.当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B.当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可以增大
C.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负时,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以为正
D.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位移方向
4.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
B.对于各自选定的参照系都对
C.对于选定的同一参照系都对
D.总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是讲错的
5.
一颗子弹以大小为v的速度射进一墙壁但未穿出,射入深度为x,如果子弹在墙内穿行为匀变速运动,则子弹在墙内运动的时间为(  )
A.B.C.D.
6.
在光滑的桌面上放置一个轻弹簧秤,两位同学分别用100N的水平力拉弹簧秤的两端,测得弹簧伸长5cm则弹簧秤的示数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
A.示数200N、劲度系数1000N/m
B.示数200N、劲度系数2000N/m
C.示数100N、劲度系数1000N/m
D.示数100N、劲度系数2000N/m

2.多选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x-t图象中的两条图线1、2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图象中0至t1时间内1的平均速度小于2的平均速度
C.图象中的t1时刻v1>v2
D.x-t图象中的交点表示1、2物体相遇
8.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t =0时刻开始,质点的(式中x为位移)的图像,可以推知下列的结论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的初速度是2m/s
C.加速度的大小是1m/s2D.t=2s时的位移是4m
9.
如图所示,重为5N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0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5N的力F作用于物体,物体恰能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斜面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已知sin370=0.6 ,cos370=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5N
B.物体所受斜面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
D.斜面对物体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3.解答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AO、BO、CO为三根轻绳,OB与水平天花板夹角为60°,物体质量m=2kg.求AO、BO绳所受拉力的大小(结果保留根号,重力加速度g=10N/kg).

4.实验题(共2题)

11.
如图,某同学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
②选取A、B、C、D纸带上连续的四个点,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__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__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如图甲为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请将下面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记录    ,并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也拉至O点,记录
(3)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的图示.F1、F2、F、F' 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 (填字母).
(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必要的是
A.实验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钩住,水平反向拉伸,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B.实验时,应保持绳套与纸面平行
C.实验时,为便于计算,拉力F1和F2必须相互垂直
D.确定拉力的方向时,应使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一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