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60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3

1.单选题(共3题)

1.
在佛山一中第XX届校运会上,高三18班曹谦同学在男子400m的决赛中,以53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的校运会记录。(假设起点与终点共点)在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练在研究曹谦同学摆臂的幅度与频率的时候可以将他看作质点
B.曹谦同学的位移为0
C.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率为0
D.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55m/s
2.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3.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P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μ1m2gB.μ2m1gC.μ1(m1+m2)gD.μ1m2g+μ2m1g

2.多选题(共4题)

4.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逐渐减少到0,并随后保持不变,关于物体速度可能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先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不变
C.先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5.
两物体AB从同一位置出发,如图所示为两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A质点做匀变速运动
B.若纵坐标表示位移,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B物体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加
D.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在时刻,两物体相遇
6.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相距9m,现使它们分别以大小的初速度同时相向减速滑行,加速度大小  
A.它们经过2s相遇
B.它们经过4s相遇
C.它们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8m处相遇
D.它们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5m处相遇
7.
关于两个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F的大小等于分力F1的大小加上分力F2的大小
C.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D.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物体受到的力

3.填空题(共1题)

8.
1935年在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把货车厢甲(如图所示)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厢刹好,使车厢在斜坡上以4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以16m/s的速度向该货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是_____m.

4.解答题(共1题)

9.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原长为8cm、劲度系数为500N/m,用其拉着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时,物体恰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若保持弹簧的伸长量不变,拉其前进,当速度达到4m/s且距离一固定斜面X m处松开弹簧(不考虑弹簧的影响,小物块视为匀减速运动),该物体恰好能到达斜面的最高点.已知斜面长度为2m,物体在刚松开弹簧时和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X.

5.实验题(共1题)

10.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下图所示,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相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不留间隙也不重叠地按长短顺序粘在坐标系中:

(1)从下列所给器材中,选出本实验所需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缺少_______________.
(3)第三个0.1 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 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