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
B.在0~t0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C.在0~2t0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
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0时刻相距最远 |
2.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个有界电场,边界MN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I、II,在区域II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3:5 |
B.在t=5s时,小球经过边界MN |
C.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等于电场力做功 |
D.在1 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
3.
如图所示的s﹣t(位移﹣时间)图象和v﹣t(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s﹣t图象中t1时刻v1>v2
B. v﹣t图象中t3时刻3和4两物体相遇
C. 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A. s﹣t图象中t1时刻v1>v2
B. v﹣t图象中t3时刻3和4两物体相遇
C. 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4.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 m/s2 |
B.0~2 s内的位移是为1 m |
C.2末的速度是 4 m/s |
D.物体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
5.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在t1时刻前,甲车始终在乙车的前面 |
B.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 |
C.在t1时刻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增加得快 |
D.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 |
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该平面内有AM、BM、CM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C两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是圆上任意一点,A、M分别为此圆与y、x轴的切点。B点在y轴上且∠BMO = 60°,O′为圆心。现将a、b、c三个小球分别从A、B、C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将沿轨道运动到M点,如所用时间分别为tA、tB、tC,则tA、tB、tC大小关系是

A. tA< tC< tB
B. tA= tC= tB
C. tA= tC< tB
D. 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

A. tA< tC< tB
B. tA= tC= tB
C. tA= tC< tB
D. 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
7.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 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A. B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 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8.
质量m=50kg的某同学站在观光电梯地板上,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电梯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A.在0~15 s内,观光电梯上升的高度为25 m |
B.在0~35 s内,观光电梯的平均速率为6 m/s |
C.在20~25 s与25~35 s内,观光电梯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0 m/s |
D.在25~35 s内,观光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
2.多选题- (共4题)
9.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固定正点电荷Q,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υ0沿水平面向Q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已知a、b间距离为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的静电引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
B.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大小小于![]() |
C.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
D.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10.
两物体A、B从同一位置出发,如图所示为两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A质点做匀变速运动 |
B.若纵坐标表示位移,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
C.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B物体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加 |
D.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在![]() |
11.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加速度增大 | B.加速度逐渐减小 |
C.平均速度![]() | D.平均速度![]() |
12.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
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
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3.实验题- (共1题)
13.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_(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__.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_(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