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60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7

1.单选题(共4题)

1.
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0~t0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在0~2t0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0时刻相距最远
2.
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  )

A. 1和4    B. 3和4     C. 2和4     D. 3和2
3.
如图所示,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有一圆柱形的红蜡块,当蜡块在玻璃管内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移动。则( )
A.以玻璃管为参考系,蜡块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以玻璃管为参考系,蜡块斜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以黑板为参考系,蜡块做初速度竖直向上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D.以黑板为参考系,蜡块做初速度水平向右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4.
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为重力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为零
B.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向下
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一定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可能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2.多选题(共2题)

5.
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传送带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
6.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6月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与它成功对接。它们的运行轨迹如图所示,假设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
C.在近地点P处,神舟十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大
D.要实现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在近地点P处安全对接,神舟十号需在靠近P处制动减速

3.解答题(共4题)

7.
一条平直公路上,甲汽车停在斑马线处等红绿灯,当绿灯亮起时甲汽车立即开始匀加速,加速度a="2" m/s2,此时甲车后面距甲车尾L="10" m处有另一辆乙车正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驶来,
(1)若乙车不采取刹车措施,通过计算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2)若不相撞则求两车之间最小距离,若会相撞则乙车必须采取刹车措施才能避免,乙车刹车时加速度至少多大?
8.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v0=2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用时t=1 s.已知斜面长度L=1.5 m,斜面的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 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9.
小亮观赏跳雪比赛,看到运动员先后从坡顶水平跃出后落到斜坡上.斜坡长80m,如图所示,某运动员的落地点B与坡顶A的距离L=75m,斜面倾角为37°,忽略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小亮认为,无论运动员以多大速度从A点水平跃出,他们落到斜坡时的速度方向都相同.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0.
如图所示,双星系统中的星球A、B都可视为质点,A、B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B之间距离不变,引力常量为G,观测到A的速率为v、运行周期为T,二者质量分别为m1、m2

(1)求B的周期和速率.
(2)A受B的引力FA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m′的星体对它的引力,试求m′.(用m1、m2表示)

4.实验题(共2题)

11.
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中:

(1)已测得图甲中木板长度是立柱高度的2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计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因系统误差会使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你认为导致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2.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B的示数为  N。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条,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