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60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7

1.单选题(共6题)

1.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材料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如图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2,则()
A.N1>N2B.N1<N2
C.N1=N2D.无法确定
2.
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该牙膏的外壳是由铝薄皮做的,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牙膏皮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B.牙膏被挤出来是因为牙膏受到手的作用力
C.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挤牙膏时手对牙膏皮的作用力大于牙膏皮对手的作用力
3.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   )

A. 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B. 悬绳剪断瞬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C. 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时速度最大
D. 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加速度最小
4.
有一块长方体木板被锯成如图所示的A、B两块放在水平面桌面上,A、B紧靠在一起,木块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垂直于板的左边推木块B,使两木块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

A. 木块B对木块A的弹力大于桌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
B. 木块A只受一个摩擦力
C. 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D. 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5.
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AB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C,用力 F拉绳,开始时∠BAC>90°,现使∠BAC缓慢变小,直到杆AB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 )

A. 轻杆B端所受的力逐渐减小
B. 轻杆B端所受的力逐渐增大
C. 拉力F大小不变
D. 拉力F逐渐减小
6.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
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匀速运动D.无法判定

2.选择题(共1题)

7.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3.多选题(共2题)

8.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0﹣2t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t时刻两车再次相遇
D.在t﹣2t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再次相遇
9.
(多选)在中国航天骄人的业绩中有这些记载:“天宫一号”在离地面343 km的圆形轨道上飞行;“嫦娥一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的圆形轨道上飞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同步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赤道平面,距赤道的高度约为 36 000千米)和“倾斜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但不定点于某地上空)等组成.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设“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用G表示引力常量,则用表达式求得的地球平均密度比真实值要小
B.“天宫一号”的飞行速度比“同步卫星”的飞行速度要小
C.“同步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同周期、同轨道半径,但两者的轨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
D.“嫦娥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比“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小

4.解答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两根细绳OAOB挂在小车上,两根细绳与车顶水平面夹角分别为53°和37°。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若小车静止不动,绳OA拉力T1和绳OB拉力T2分别为多大?
(2)若小车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OA拉力T1和绳OB拉力T2分别为多大?
(3)若OA绳中恰好没有拉力,则小车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11.
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山现的装置,描述了—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如小平台上以初速度经两个四分之一园弧衔技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 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
借这套装置来研究物理问题。设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和CD段光滑圆孤组成,两斜面倾角均为=37°,滑块的运动始终在包括锅底最低点的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设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且恰好沿斜面进入锅内。已知sin37°=0.6, cos37°=0.8,求:
 
(1)滑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压力多大?
(2)滑块经P点时的速度大小?
(3)P、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12.
两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Ⅱ.另一个实验小组利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   N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3.
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 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 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A. B. m0 C.m0 D.
(4) 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