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如图所示,小钢球从斜面上一点开始,沿斜面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运动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4m/s.然后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运动了6s才停下来.则小球运动的总路程是


A.16m | B.20m | C.24m | D.32m |
3.
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均匀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
B.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
C.小鸟对树枝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
D.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保持不变 |
4.
如图所示,在超市内倾角为θ的电梯斜面上有一车西瓜随电梯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m的西瓜,则该西瓜受到周围其它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沿斜面向上 | B.竖直向上 |
C.垂直斜面向上 | D.无法判断 |
5.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力之比
为



A.cosθ+μsinθ | B.cosθ–μsinθ |
C.l+μtanθ | D.1–μtanθ |
2.多选题- (共4题)
6.
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B.t=4s时,A、B两物体相遇 |
C.在相遇前,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
D.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20m |
7.
如图所示,倾角
的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斜面上的虚线匀速运动,若图中
,则




A.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斜面沿虚线向上 |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与水平推力垂直且平行斜面向上 |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8.
如图所示,竖直的圆柱形直杆表面粗糙,圆球A套在直杆上,由于摩擦的作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小球B通过绳子与球A相连,被F斜向上拉至A的右上方。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缓慢地移至虚线所在的位置的过程中


A.拉力F逐渐变小 |
B.AB两球间绳子的张力逐渐变大 |
C.直杆对A球弹力变小 |
D.直杆对A球的摩擦力不变 |
9.
如图,水平的皮带传送装置中,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皮带逆时针匀速移动且不打滑。此时把一重10N的物体由静止放在皮带上的A点,若物体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放上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4N |
B.达到相对静止后,物体在A点右侧,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
C.皮带上M点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 |
D.皮带上N点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 |
3.解答题- (共4题)
10.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速度为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5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如果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B车还要滑行1800m才能停止。问:
(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刹车后多长时间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使A车收接到信号立即加速前进,若不计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为了计算方便,可能用到的数据有
)
(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刹车后多长时间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使A车收接到信号立即加速前进,若不计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为了计算方便,可能用到的数据有

12.
劲度系数为K1=100N/m的弹簧A上端固定在光滑木板的顶端,木板竖直放置。弹簧A下端悬挂质量为m=2Kg的物体P,P下面通过劲度系数为K2=200N/m的弹簧B悬挂另一质量也为m=2Kg的物体Q。P、Q轻靠在木板左侧。整个装置静止后,将木板绕其下端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600。稳定后,P、Q相对木板移动的距离各为多少?


13.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倾角为α=37°的斜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2kg,mB=2.5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拉着物体A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斜面顶端.现在用平行斜面向下的拉力F把B物体匀速拉动(A静止).求

(1)A、B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所需拉力F的大小.

(1)A、B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所需拉力F的大小.
4.实验题- (共2题)
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每隔时间t=0.02s打一个点。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 s1=1.09cm,s2=1.80 cm,s3=2.49 cm,s4= 3.21 cm,s5=3.92cm,s6=4.61cm。那么:

(1)在计时器打出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m/s 。
(2)为减小误差,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达);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计时器打出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m/s 。
(2)为减小误差,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达);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2)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先让两个弹簧秤并排靠拢一起用力把节点O拉到某一位置。他保持弹簧秤1的读数不变,缓慢逐渐减小BOA的夹角(∠BOA一直大于900),为了保持节点O的位置不变,他对弹簧秤2应如何操作?()
A.保持弹簧秤2的读数不变,使∠COA缓慢变小;
B.缓慢增大弹簧秤2的读数,使∠COA缓慢变小;
C.先缓慢增大弹簧秤2的读数再缓慢减小读数,使∠COA缓慢减小;
D.缓慢增大弹簧秤2的读数,使∠COA先减小再增大。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和________;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2)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先让两个弹簧秤并排靠拢一起用力把节点O拉到某一位置。他保持弹簧秤1的读数不变,缓慢逐渐减小BOA的夹角(∠BOA一直大于900),为了保持节点O的位置不变,他对弹簧秤2应如何操作?()
A.保持弹簧秤2的读数不变,使∠COA缓慢变小;
B.缓慢增大弹簧秤2的读数,使∠COA缓慢变小;
C.先缓慢增大弹簧秤2的读数再缓慢减小读数,使∠COA缓慢减小;
D.缓慢增大弹簧秤2的读数,使∠COA先减小再增大。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A.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
B.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