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2/13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而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B.位移、速度、加速度、力都是矢量,进行矢量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C.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D.斜抛出的石块在空中的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发生了改变
2.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变速曲线运动
B.在0-4s内,质点B的平均速度等于质点A的平均速度
C.质点B在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
D.在0-8s内,A、B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加
3.
某同学欲估算飞机刚着陆时的速度大小,他假设飞机着陆过程中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加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着陆中飞机的加速度会逐渐减小,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飞机刚着陆的速度
A.B.
C.D.s
4.
如图所示,倾角为300、重为10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10N
C.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
5.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只可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6.
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B中F平行于斜面向上;C中F竖直向下;D中水平向右,施力后物体仍然静止,与未施力前相比,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
A.B.
C.D.
7.
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AB,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细绳套在两圆柱体上,细绳下端悬挂一重物,绳和圆柱之间无摩擦,重物质量一定,若绳越长关于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F绳的张力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减小,T减小B.F增大,T增大
C.F不变,T减小D.F减小,T增大

2.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半径为R,重为G的均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方有厚为0.5R的正方体木块,用水平推力F推木块,使球离开地面并缓慢上升,若不计一切摩擦,对该过程进行分析,有:

A. 墙壁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B. 木块对球的弹力逐渐减小
C. 推力F逐渐增大
D. 物块刚离开地面时,木块对球的弹力为2G.
9.
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0;若换为与质量为2m的小球B相连,小球静止于M点(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对球B的作用力大小为2mg
B.弹簧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于对小球B的作用力
C.弹簧原长为
D.OM的长度为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B.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
D.宇航员从地球到达太空,惯性不变

3.解答题(共4题)

11.
从离地面高125m的空中由静止释放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2)小球到达地面的速度大小;
(3)小球落地前最后1s下降的高度。
12.
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其接触面光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水平地面粗糙,现用水平力F推A,A,B恰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m/s2  , 求:

(1)水平推力F和B对A的弹力的大小;   
(2)地面对B的支持力和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13.
物块A放在台秤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B相连,B下端与一轻质弹簧粘连,弹簧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未栓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台秤的示数为8.8N;已知mA=2mB=1kg,物块AB间的水平距离s=20cm,倾斜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0,物块A与台秤间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和滑轮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滑轮处摩擦,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你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sin370=0.6;cos370=0.8,cos2θ+sin2θ=1)求:

(1)求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物块A的拉力;
(2)沿竖直方向调整滑轮的高度至某一位置时,物块A刚好运动,且此时弹簧刚好离开地面,求滑轮移动的距离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14.
如图所示(俯视图),一质量为2k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沿水平面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拉力F1、F2,已知F1=F2=4N,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

(1)F1与F2的合力大小是多少?
(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保持F1、F2不变,若沿水平面再对木块施加一拉力F3,使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此时F3的大小和方向?

4.实验题(共2题)

15.
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铁架台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

(1)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0,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0,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 h0).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0.5△t0,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距A处的距离△h=________.(用(1)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P(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象可知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16.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______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3)图乙中的 ______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F”或者“F'”).
(4)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拉力F1和F2的夹角适当大一些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5)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