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8m/s的速度运动全程2/3的时间,接着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1/3的时间,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6m/s | B.15m/s | C.14m/s | D.13m/s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B.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
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初、末速度的平方差成正比 |
D.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是一段时间,将其分成100万份,每一份就是时刻 |
B.“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
C.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
D.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
5.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经过A点的速度为1m/s,AB段的长度为4m,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m/s和6m/s.则(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B.物体经过B、C两点的速度为7m/s和9m/s
C.物体经过AB段的时间为2s
D.BC段的长度等于AB段的长度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B.物体经过B、C两点的速度为7m/s和9m/s
C.物体经过AB段的时间为2s
D.BC段的长度等于AB段的长度
6.
如图,甲、乙两个物体相距x=7m,物体甲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乙此时的速度v2=10m/s,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 m/s2,那么物体甲追上乙所用的时间为()


A.7s | B.8s | C.9s | D.10s |
2.解答题- (共5题)
7.
向东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6s末到第8s末运动了20m,第12s末到第14s末运动了8m。求:
(1)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汽车第15s内的速度和位移;
(3)汽车前20s的位移.
(1)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汽车第15s内的速度和位移;
(3)汽车前20s的位移.
8.
一小球从斜面顶端以3.5m/s的初速度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面长30m,经5s匀加速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求:(求解下列问题必须写出最简洁的公式依据及推导过程)
(1)小球下滑的加速度;
(2)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到达斜面中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1)小球下滑的加速度;
(2)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到达斜面中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9.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经历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到达3.12m/s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已知此次运动共用时5s,已知它第3秒内的位移为2.8m。求:
(1)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位移x;
(3)何时取得最大速度.
(1)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位移x;
(3)何时取得最大速度.
10.
已知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静止开始向东匀加速开出,之后保持一段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将汽车开始运动的时刻选为计时起点,下表记录了汽车在某些时刻的瞬时速度.请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及计算求出: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时刻t(s) | 1.0 | 2.0 | 3.0 | 5.0 | 7.0 | 9.5 | 10.5 |
速度v(m/s) | 3.0 | 6.0 | 9.0 | 12.0 | 12.0 | 9.0 | 3.0 |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11.
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 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 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
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3.实验题- (共1题)
12.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下列的实验器材:
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铁架台 ④秒表 ⑤刻度尺 ⑥细绳和纸带 ⑦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⑧钩码和小车
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
(2)把实验过程中缺少的步骤填入空格
①.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②.纸带穿过限位孔,连接在小车后,用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③.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请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选择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表格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5)根据第(4)问中画出的v-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实验室提供了下列的实验器材:
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铁架台 ④秒表 ⑤刻度尺 ⑥细绳和纸带 ⑦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⑧钩码和小车
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
(2)把实验过程中缺少的步骤填入空格
①.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②.纸带穿过限位孔,连接在小车后,用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③.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请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选择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表格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5)根据第(4)问中画出的v-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