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
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保持恒定且均不为零 |
2.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求出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B.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C. 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m
D. 可以求得OD之间的距离为10.125m

A. 可以求出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B.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C. 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m
D. 可以求得OD之间的距离为10.125m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半径相同的 圆弧曲线,如右图所示。图中t4=2t2,则在0~t4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
B.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
C.两物体t1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 |
D.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
4.
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并斜靠在OP、OQ挡板上。现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b上,使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b球不动,使竖直挡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b对挡板OQ的压力变大 |
B.挡板OP对a的弹力不变 |
C.推力F变大 |
D.弹簧长度变长 |
5.
如图所示,有8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板叠放在一起,每个木板的质量为100g,某人用手在这叠木板的两侧加一水平压力F,使木板水平静止。若手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水平压力F至少为


A.8N | B.15N | C.16N | D.30N |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足够长的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小于(m+M)g |
B.斜面体给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小于mg |
C.若将力F撤掉,小物块将匀速下滑 |
D.若将力F的方向突然改为竖直向下,小物块仍做加速运动 |
7.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 |
D.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乙拉小车的力大于小车拉乙的力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
D.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
2.多选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乙图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
B. 在乙图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
C. 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
D. 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在乙图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
B. 在乙图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
C. 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
D. 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此时弹簧伸长了5cm,物体A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g=10m/s2)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与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5N |
B.若让小车和物体一起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物体受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5N |
C.若设法把小车下面的水平面突然撤去,让小车自由下落,则撤去水平面的瞬间,物体A受两个力作用 |
D.若设法把小车下面的水平面突然撤去,让小车自由下落,则撤去水平面的瞬间,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知道水蒸气的摩尔体积和水分子的体积,可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
C.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
3.解答题- (共2题)
12.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从木板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在t=1.0s时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小物块轻放到木板上,此后木板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己知木板质量为物块质量的2倍,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离A点的最终距离;
(3)木板的最小长度.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离A点的最终距离;
(3)木板的最小长度.
13.
如图所示,左端封闭、内径相同的U形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中封闭有长为L=20cm、温度为t =270的空气柱,两管水银面相平,水银柱足够长。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Hg.若将图中的阀门S打开,缓慢流出部分水银,然后关闭阀门S,右管水银面下降了H=35cm,求:

(1)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
(2)对左管封闭气体加热,使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

(1)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
(2)对左管封闭气体加热,使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
4.实验题- (共2题)
1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ABCD为竖直平板,E、F两处固定了摩擦不计的轻质滑轮,滑轮的轴保持水平,所用绳子的质量可不计。第一次实验,当装置平衡时,记下绳子的结点D和三段绳子拉力的________和对应钩码的数目,数据如图所示,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则
=________;第二次实验,仅把右侧滑轮F的位置移动到图中的G点,待稳定后,∠EOF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下列测量工具中,本次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
A.游标卡尺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
(2)实验中,为了可以将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看成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某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必须且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3)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
B.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
C.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D.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4)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小车自身的质量为M且保持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并测出小车中不同砝码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线,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中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
(5)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0 cm、SBC=4.65 cm、SCD=5.10 cm、SDE=5.54 cm、SEF=6.00 cm、SFG=6.46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0.02s,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在下列测量工具中,本次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
A.游标卡尺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
(2)实验中,为了可以将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看成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某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必须且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3)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
B.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
C.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D.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4)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小车自身的质量为M且保持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并测出小车中不同砝码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线,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中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
(5)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0 cm、SBC=4.65 cm、SCD=5.10 cm、SDE=5.54 cm、SEF=6.00 cm、SFG=6.46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0.02s,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