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一颗子弹沿水平直线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1∶2∶3 |
B.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3∶2∶1 |
C.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1∶1∶1 |
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 |
2.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同一车道行驶,甲在前乙在后,突然出现紧急情况,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刚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18m,刹车过程中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2s时刻乙车与甲车发生追尾事故 |
B.在t=2s时刻之前乙车与甲车发生追尾事故 |
C.甲乙两车不会追尾,在t=2s时刻两车相距最近距离为8m |
D.甲乙两车会在甲车停止之后发生追尾事故 |
3.
老鼠从洞口出发沿直线远离洞口,速度大小与离开洞口的距离成反比,即rv="A,A" 为一个已知的定值,单位为m2/s.这个运动不是匀速直线,也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下图,中学物理没有给出相应的规律,但我们可以类比用v − t图线求“图线下面积”从而求位移的办法,根据r 与1/v成正比或v与1/ r成正比关系,通过求下列图线中某一条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求得老鼠从某点P(离洞口rP)运动到(离洞口rQ )的时间.那么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图线是( )


A.把横坐标换成v,把纵坐标换成1/r |
B.把横坐标换成r把纵坐标换成1/v |
C.把横坐标换成1/v,把纵坐标换成r |
D.横坐标换成1/r,把纵坐标换成v |
4.
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0~1s内加速运动,1s~3s内减速运动,第3s末回到出发点 |
B.0~3s内物体位移是12m |
C.0~1s内与1s~3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
D.2s时的速度方向与0.5s时的速度方向相反 |
5.
一个步行者以6.0m/s的速率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一辆汽车,当他距离汽车18m处时,绿灯亮,汽车以1.0m/s2的加速匀加速起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m |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m |
C.人能追上汽车,追上前人共跑了43m |
D.人不能追上汽车,且汽车开动后人和车间距越来越远 |
2.多选题- (共6题)
6.
汽车甲以速度v2,沿平直的狭窄公路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l处有一辆同向行驶的汽车乙正以v1的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且v1<v2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为a0,为了避免碰撞,汽车甲也同时开始减速,其加速度a可能的取值为
A.![]() | B.![]() |
C.![]() | D.![]() |
7.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斜面做了上百次实验。如图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自由滚下,测出小球从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
以及所用的时间
。若比值
为定值,小球的运动即为匀变速运动。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当时采用斜面做实验,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
B.小球从同一倾角斜面的不同位置滚下,比值![]() |
C.改变斜面倾角,发现对于每一个特定倾角的斜面,小球从不同位置滚下,比值![]() |
D.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结论合理外推至当斜面倾角为90°时,比值![]() |
8.
一辆汽车正在以v=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33 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司机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
B.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
C.若狗正以v′=4 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奔跑,则不能摆脱被撞的噩运 |
D.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48.4 m |
9.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


A.若s0<s1,两车相遇2次 |
B.若s0=s1+s2,两车相遇2次 |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
10.
把A、B两小铁球从楼顶的P点释放.第一种方式:A比B早1s从P点释放;第二种方式:把两球用lm长的轻绳拴起来,在P点手握B球把A球提起同时释放,如阁所示.从A被释放起计时,则在A、B下落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m/s2)( )

A. 第一种方式,以B为参考系,A相对B静止,且A、B间隔保持5m不变
B. 第一种方式,以B为参考系,A以l0m/s速度匀速下落
C. 第二种方式,若H=6m,h=3m,则A、B全部通过窗户用时(
—
)s
D.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若从更高处释放两小球,两球落地时间差都将减小

A. 第一种方式,以B为参考系,A相对B静止,且A、B间隔保持5m不变
B. 第一种方式,以B为参考系,A以l0m/s速度匀速下落
C. 第二种方式,若H=6m,h=3m,则A、B全部通过窗户用时(


D.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若从更高处释放两小球,两球落地时间差都将减小
11.
如图所示,物体自 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 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5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 CD=5 m
C. OA之间的距离为1m D.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

A. 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 CD=5 m
C. OA之间的距离为1m D.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
3.解答题- (共1题)
12.
(2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质量为4m,,长为L的圆管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圆球,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圆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试求:

(1)圆管弹起后圆球不致滑落,L应满足什么条件;
(2)圆管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3)圆管第二次弹起后圆球不致滑落,L又应满足什么条件。

(1)圆管弹起后圆球不致滑落,L应满足什么条件;
(2)圆管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3)圆管第二次弹起后圆球不致滑落,L又应满足什么条件。
4.实验题- (共2题)
13.
某同学想测出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
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的距离h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据此图象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

14.
在“探究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中段粘上均匀的薄砂纸,砂面朝上,还选用了质量为100g的长方体木块、一把带毫米刻度的直尺、一段较长的棉绳、一盒钩码(单个质量为50g)、纸带、复写纸和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在小车上加载四个钩码,在棉绳的右端悬挂三个钩码,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成功打出了一条纸带,纸带的局部如图乙,大部分点的时刻和速度的对应关系已经描绘在图丙里.
(1)该实验中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有下面3个中的哪个?________(填代表仪器的字母即可)
A.秒表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2)根据图乙,请计算出表格中0.20s时刻点的瞬时速度大小_____
(结果保留小数后两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中.

(3)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五组数据,请在图丙中描绘出对应的五个点(请在答卷上作图),再根据图中所有的点,描绘出最能反映木块运动性质的v﹣t图象____,并通过图象求出木块进入薄砂纸前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该实验中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有下面3个中的哪个?________(填代表仪器的字母即可)
A.秒表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2)根据图乙,请计算出表格中0.20s时刻点的瞬时速度大小_____


(3)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五组数据,请在图丙中描绘出对应的五个点(请在答卷上作图),再根据图中所有的点,描绘出最能反映木块运动性质的v﹣t图象____,并通过图象求出木块进入薄砂纸前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