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创新班上期中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9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1

1.单选题(共4题)

1.
关于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质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质点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向西,加速度可能向东
2.
如图所示,在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3.
如图所示,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连接,两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4.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处于失重状态
C. 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处于超重状态
D. 在c点,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2.选择题(共4题)

5.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 {#mathml#}x15x+32{#/mathml#} 的值是非负数?
6.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 {#mathml#}x15x+32{#/mathml#} 的值是非负数?
7.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 {#mathml#}x15x+32{#/mathml#} 的值是非负数?
8.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

3.多选题(共4题)

9.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B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
C.时,两物体相遇
D.在相遇前,两物体最远距离20m
10.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D.当某次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11.
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不相等的物体,AB叠放后一起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B一起匀速下滑,增加A的质量,AB仍一起匀速下滑
B.若AB一起匀速下滑,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AB将加速下滑
C.若AB一起加速下滑,增加A的质量,AB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
D.若AB一起加速下滑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AB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
12.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lkg的物体,它的左端与一劲度系数为800N/m的轻弹簧相连,右端连接一细线.物体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物体与水平面刚好接触但无作用力,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7.5m/s2
B.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C.当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D.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7.5m/s2

4.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使物块和斜面恰好保持相对静止。不计一切摩擦

求:(1)恒力F的大小;
(2)系统的加速度的大小。
14.
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g=10m/s2.根据以上条件,求:

(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t=10s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15.
(10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发现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求m1与m2之比。

5.实验题(共2题)

16.
该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xAxBxDf表示).
17.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本实验中如何做到合力与两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