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4题)
2.
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A受力情况是受 ( )


A.重力、支持力 | B.重力、向心力 |
C.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摩擦力 | D.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
4.
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半径比是9:2 | B.它们的半径比是1:2 |
C.它们的周期比为2:3 | D.它们的周期比为1:3 |
5.
如图为自行车链条的传动装置,A是踏脚板,B、C分别是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一点,它们作圆周运动时的半径之比为3∶2∶1,则A、B、C三点绕圆心运动的线速度为vA、vB、vC;角速度之比ωA、ωB、ωC。则它们的关系为( )

A. vA:vB:vC=3:2:2 ωA:ωB:ωC=1:1:2
B. vA:vB:vC=3:2:1 ωA:ωB:ωC=1:2:3
C. vA:vB:vC=2:2:3 ωA:ωB:ωC=1:1:2
D. vA:vB:vC=1:1:2 ωA:ωB:ωC=3:2:2

A. vA:vB:vC=3:2:2 ωA:ωB:ωC=1:1:2
B. vA:vB:vC=3:2:1 ωA:ωB:ωC=1:2:3
C. vA:vB:vC=2:2:3 ωA:ωB:ωC=1:1:2
D. vA:vB:vC=1:1:2 ωA:ωB:ωC=3:2:2
8.
地球绕太阳和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绕太阳每秒运动29.79km,一年转一圈;月球绕地球每秒运动1.02km,28天转一圈。设地球的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月球的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则( )
A.v1>v2,ω1>ω2 | B.v1<v2,ω1>ω2 |
C.v1>v2,ω1<ω2 | D.v1<v2,ω1<ω2 |
9.
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
B.由P=W/t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 |
C.由P=Fv可知只要v越大,那么功率P就一定越大 |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
11.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
B.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C.如果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
D.如果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外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
12.
如图,斜面的倾角为θ,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拉质量为m的物体,使它沿斜面上升的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该恒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


A.Fh | B.mgh | C.Fhsinθ | D.Fh/sinθ |
14.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沿斜面从底端向上滑行,斜面光滑,以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当滑到h高处时,该物体的机械能一定是 ( )
A.mgh | B.![]() | C.![]() | D.![]() |
15.
第一次用水平恒力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距离
,
做功为
;第二次用同样的水平恒力
,使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也移动距离
,
做功为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由于其他力未知,故无法判断![]() ![]()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没有位移. |
B.力对物体做功越多,说明物体所受的力越大。 |
C.把1Kg的物体匀速举高1m,举力做功为1J |
D.把重1N的物体匀速举高1m,克服重力做功为1J |
17.
水平面上的物块在一大小为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10s,则这段时间内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为( )
A.W=400J、P=-40w | B.W=-400J、P=-40w |
C.W=400J、P=40w | D.W=-400J、P=40w |
18.
如图所示,物体m沿不同的路径Ⅰ和Ⅱ从A滑到B,关于重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路径Ⅰ和Ⅱ重力做功一样大 | B.沿路径Ⅱ重力做功较大 |
C.沿路径Ⅰ重力做功较大 |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
21.
一辆汽车在司机控制下,始终让发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则牵引力越大 | B.汽车的牵引力始终保持不变 |
C.汽车只能做匀速运动,不能加速运动 | D.汽车的速度越小,则牵引力越大 |
22.
如图,小球通过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平衡时,小球停在O点.P点位于O点正下方,
cm.将小球拉至P点并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以O点为对称中心的机械振动,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T和振幅A分别为( )



A.![]() ![]() | B.![]() ![]() |
C.![]() ![]() | D.![]() ![]() |
23.
如图,O点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小球在B、C间做无摩擦的往复运动。在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 )

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
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
C.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
D.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

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
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
C.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
D.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
24.
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有关物理量的情况是( )
A.波速、频率、波长均不变 | B.波速不变、频率、波长将发生改变 |
C.频率不变、波速、波长将发生改变 | D.波速、频率、波长均发生改变 |
25.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
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
.则( )




A.波长为2m,周期为0.1s |
B.波长为4m,周期为5s |
C.波长为2m,周期为10s |
D.波长为4m,周期为0.2s |
26.
如图所示A、B是两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在某时刻某范围的波形图,通过对两列波的图像提供的信息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A. A、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是3:2;
B. A、B两列波的波速之比是2: 1;
C. A、B两列波的频率之比是1: 2;
D. A波源起振时先向下运动,B波源起振时先向上运动。

A. A、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是3:2;
B. A、B两列波的波速之比是2: 1;
C. A、B两列波的频率之比是1: 2;
D. A波源起振时先向下运动,B波源起振时先向上运动。
32.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块玻璃片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将玻璃片贴在水面上,然后用手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使玻璃片脱离水面的一瞬间,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等于玻璃片的重力,是因此时没有浮力 |
B.大于玻璃片的重力,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
C.小于玻璃片的重力,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
D.大于玻璃片的重力,是因为玻璃有加速度 |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2题)
4.解答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