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奥赛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8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0

1.单选题(共9题)

1.
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其运动状态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物体的速率在增大,而位移在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速率也不变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达到最大
D.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随之减小
2.
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
A.只有①③④⑥
B.只有①③⑥
C.只有①⑥⑦
D.只有①⑥
3.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是平均速度,  是位移
B. 是平均速度,  是路程
C. 是瞬时速度,  是位移
D.是瞬时速度,  是路程
4.
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墙壁,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墙壁作用时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5.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中间用轻弹簧相连,水平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0,a    B. a,2a    C. 2a,a    D. 0,2a
6.
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  )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7.
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
A.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C.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
8.
一支架固定于放于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上,细线上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支架上,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放在小车上质量M的A物体跟小车相对静止,如下图所示,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Mgsinθ,向左B.Mgtanθ,向右
C.Mgcosθ,向右D.Mgtanθ,向左
9.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A.m=0.5kg, μ=0.4
B.m=1kg, μ=0.4
C.m=0.5kg, μ=0.2
D.m=1kg, μ=0.2

2.选择题(共3题)

10.下列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11.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②若A、B都是弱酸,则5>a>2;

③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④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伤住院,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

    “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桑岩却并不回答我,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对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为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男孩。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3.多选题(共3题)

13.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和质量为m2的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己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1+m2)g
B.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1+m2)g
C.若改变F的大小,当F>μ1(m1+m2)g时,长木板一定不运动
D.若将F作用于长木板,长木板与木块有可能会相对滑动
14.
如下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向左拉力F1和水平向右拉力F2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和方向为(  )
A.F1F2时,FfF1F2,方向水平向右
B.F1F2时,FfF2F1,方向水平向右
C.F2F1Ff=0
D.根据摩擦力计算公式可知,Ff为定值μmg
15.
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套在杆上,靠摩擦力保持相对杆静止,M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正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3a时(  )
A.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
B.横杆对M的弹力不变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3倍
D.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

4.解答题(共4题)

16.
小张同学在物理数字化实验室研究物体运动与受力关系.采用如图甲装置,开始时将一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使物体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1,同时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经过时间t1时,速度达到v2,撤去拉力,物体继续运动,在t2时刻物体停下.通过放在物体右前方的速度传感器得到物体在0〜t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向右为速度正方向).求:

(1)从0到t2内物体前进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2)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3)若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与前面完全相同的恒力作用,并且作用时间也为t1,则物体撤去外力后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17.
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
18.
如下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时,试求:
(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A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9.
如图所示,传送带长6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以5m/s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沿平行于传送带方向以10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到达传送带顶端时的速度大小.

5.实验题(共1题)

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装置中,小车质量为M,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m,通过改变m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a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a、F值(F为弹簧秤的示数).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只需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B.沙桶和沙的总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滑轮摩擦足够小,绳的质量要足够轻
D.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2所示的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中纵轴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横轴应为_______;
A. B. C.mg D.F
(3)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a较大时,图线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渐偏向纵轴 B.逐渐偏向横轴 C.仍保持原方向不变
(4)图3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AB=2.0cm、AC=8.0cm、AD=18.0cm、AE=32.0c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