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57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远近的物理量
B.物体某一时刻运动的方向就是该时刻速度的方向
C.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2.
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两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   ).
A.甲车大于乙车B.甲车小于乙车
C.甲车等于乙车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
把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总位移分成等长的三段,按从开始到最后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B.1∶4∶9
C.1∶D.1∶(+1)∶()
4.
测定某辆轿车在平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大约为:( )
A.1m/s2B.2m/s2
C.3 m/s2D.4 m/s2
5.
(2011年山东淄博模拟)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B.
C.D.
6.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F2都减小D.F1F2都增大

2.选择题(共3题)

7.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8.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9.

据CCTV报道,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blank#}1{#/blank#} 造成的.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水的一个具体措施:{#blank#}2{#/blank#} 

3.多选题(共2题)

10.
在某一高处,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离抛出点为20m
B.小球在5s末时,位于抛出点的下方
C.小球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D.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小球的速度变化为0
11.
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一个老人跌倒(假设没有人扶起他),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老人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    )
A.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6 s停下
B.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30 m
C.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72 km/h,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老人

4.解答题(共2题)

12.
一列汽车车队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 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v2=20 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与车队最后一辆车相距S0=40 m时刹车,以a=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摩托车从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足够多,问:
(1)摩托车最多能与几辆汽车相遇?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少时间?(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3.
物体A在水平力F=400 N的作用下,沿倾角θ=53°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G=400 N,求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和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sin 53°=0.8,cos 53°=0.6)

5.实验题(共2题)

14.
某小组用图甲所示器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器材由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计时器AB、钢制小球和网兜组成.通过测量小球在AB间不同位移时的平均速度,求重力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保持A不动,沿杆向下移动B,测量AB之间的距离h及钢球经过该距离所用时间t,经多次实验绘出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重力加速度g与图象的斜率k的关系为g=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实验装置,保持B不动,沿杆向上移动A,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测得重力加速度.
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示数要保持相同
E.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拉力方向要互成90°角,便于求两个力的合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