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下列有关速度、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是标量 |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 |
2.
(2018·浙江省五校(嘉兴一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在b盒内缓慢放入适量砂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不变 |
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 |
D.弹簧的弹力可能增大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半球形容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位于容器的P点,OP与水平方向成θ角,在水平恒F力的作用下,与容器保持相对静止而加速运动,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支持力![]() |
D.支持力![]() |
2.多选题- (共3题)
4.
为进一步获取月球的相关数据,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任务,该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经历时间t,卫星行程为s,卫星与月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θ弧度,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可推知( )
A.月球的半径为![]() |
B.月球的质量为![]() |
C.月球的密度为![]() |
D.若该卫星距月球表面的高度变大,其绕月运动的线速度变小 |
5.
如图所示:绝缘中空轨道竖直固定,圆弧段COD光滑,对应圆心角为120° ,C、D两端等高,O为最低点,圆弧圆心为O',半径为R;直线段AC, HD粗糙,与圆弧段分别在C、D端相切;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竖直虚线MC左侧和ND右侧还分别存在着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和向左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恒为q、直径略小于轨道内径、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从轨道内距C点足够远的P点由静止释放。若
,小球所受电场力等于其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小球第一次沿软道AC下滑的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 小球在轨道内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大于
C. 经足够长时间,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是
D. 小球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弹力可能为



A. 小球第一次沿软道AC下滑的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 小球在轨道内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大于

C. 经足够长时间,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是

D. 小球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弹力可能为

6.
如图,POQ是折成600角的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关于竖直轴线对称,
,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1–8t(T)。一质量为1 kg、长为L、电阻为
、粗细均匀的导体棒锁定于OP、OQ的中点a、b位置。当磁感应强度变为B1="0.5" T后保持不变,同时将导体棒解除锁定,导体棒向下运动,离开导轨时的速度为v="3.6" m/s。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棒解除锁定前回路中电流的方向是aboa |
B.导体棒解除锁定前回路中电流大小是![]() |
C.导体棒滑到导轨末端时的加速度大小是7.3 m/s2 |
D.导体棒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是2.02 J |
3.解答题- (共3题)
7.
如图(a)所示,一根长直细杆倾斜固定,一个质量m的小环套在杆上静止不动,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现在环上施加一力F,F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F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已知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环的加速度a与力F大小关系;
(2)若环的加速度a与力F大小关系如图(b)所示,求θ、μ的值。

(1)环的加速度a与力F大小关系;
(2)若环的加速度a与力F大小关系如图(b)所示,求θ、μ的值。
8.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硬质细杆框架FGH,框架竖直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中FG与地面接触。空间存在着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FG的长度为8
L,在框架中垂线OH上S(0,
L)处有一体积可忽略的粒子发射装置,在该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相等带正电大量的同种粒子,射到框架上的粒子立即被框架吸收.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粒子的重力.

(1)试问速率在什么范围内所有粒子均不可能打到框架上?
(2)如果粒子的发射速率为
,求出框架上能被粒子打中的长度.
(3)如果粒子的发射速率仍为
,某时刻同时从S点发出粒子,求从第一个粒子到达底边FG至最后一个到达底边的时间间隔
.



(1)试问速率在什么范围内所有粒子均不可能打到框架上?
(2)如果粒子的发射速率为

(3)如果粒子的发射速率仍为


9.
A,B是体积相同的气缸,B内有一导热的、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C,D为不导热的阀门.起初,阀门关闭,A内装有压强P1=2.0×105pa温度T1=300K的氮气.B内装有压强P2=1.0×105Pa,温度T2=600K的氧气.打开阀门D,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以V1和V2分别表示平衡后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则V1:V2等于多少?(假定氧气和氮气均为理想气体,并与外界无热交换,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

4.实验题- (共1题)
10.
某探究小组想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框架上装有可上下移动位置的光电门1和固定不动的光电门2;框架竖直部分紧贴一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可以测量出两个光电门到零刻度线的距离;框架水平部分用电磁铁吸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小钢球的重心所在高度恰好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切断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时,小钢球由静止释放,当小钢球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传感器即可测算出其速度大小v1和v2。小组成员多次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得到多组x1和v1的数据,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描点连线,得出图线的斜率为k。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
该小钢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__cm。
(2)关于光电门1的位置,下面哪个做法可以减小重力
加速度的测量误差____________。
A.尽量靠近刻度尺零刻度 B.尽量靠近光电门2
C.既不能太靠近刻度尺零刻度,也不能太靠近光电门2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k表示)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
该小钢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__cm。
(2)关于光电门1的位置,下面哪个做法可以减小重力
加速度的测量误差____________。
A.尽量靠近刻度尺零刻度 B.尽量靠近光电门2
C.既不能太靠近刻度尺零刻度,也不能太靠近光电门2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k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