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57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31

1.单选题(共5题)

1.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不变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经过的位移是()
A.B.
C.D.
2.
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吸在一起,置于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对乙的压力小于甲的重力
B.甲对乙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
C.乙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总重量
D.乙对桌面的压力小于甲、乙的总重量
3.
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2013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4.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则(   )
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不相同的
B.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纵波
D.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增大,但波源自身的频率不变

2.多选题(共1题)

6.
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振源A、B相距6 m,振动频率相等。t0=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A的振动图象为甲,B的振动图象为乙。若由A向右传播的机械波与由B向左传播的机械波在t1="0.3" s时恰好相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 m/s
B.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 m
C. 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 t2="0.75" 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3.填空题(共1题)

7.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要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拉力F为 _____________N 。(已知F与水平面夹角θ="37°)"

4.解答题(共3题)

8.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40m/s。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g取10m/s2
9.
如图所示,物体的重量为2 kg,两根轻绳AB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的拉力F,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
10.
40 kg的女孩骑自行车带30 kg的男孩(如图所示),行驶速度2.5 m/s。自行车行驶时,男孩要从车上下来。

(1)他知道如果直接跳下来,他可能会摔跤,为什么?
(2)男孩要以最安全的方式下车,计算男孩安全下车的瞬间,女孩和自行车的速度。
(3)以自行车和两个孩子为系统,试计算在男孩下车前、后整个系统的动能的值。如有不同,请解释。

5.实验题(共1题)

11.
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源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s12,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s34,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