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某物块以初速度v0=1m/s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在0~40s内其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在t="20" s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 |
B.物块在10~20 s内通过的路程为零 |
C.物块在20~40 s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0 m/s |
D.物块在t="40" s时的速度大小为11 m/s |
2.
如图所示,一圆环在竖直光滑的杆上,杆的直径比环的内径略小,圆环通过轻弹簧与放在地面上的物块相连,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由静止释放圆环,到圆环向下的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此过程物块一直保持静止)( )


A.圆环受到的合力在减小 | B.杆对圆环的作用力在减小 |
C.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在减小 | D.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在减小 |
3.
如图所示,小方块代表一些相同质量的钩码,图甲中O为轻绳之间连接的结点,图乙中光滑的轻质小滑轮跨在轻绳上悬挂钩码,两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图甲中B滑轮的端点B稍稍右移一些,图乙中的端点B稍稍向上移动一些(图乙中的绳长不变),则关于θ角和OB绳的张力F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乙中的θ角均增大,F均不变 |
B.图甲、乙中的θ角均不变,F均不变 |
C.图甲中θ角增大、图乙中θ角不变,张力F均不变 |
D.图甲中θ角减小、F不变,图乙中θ角增大、F减小 |
4.
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锯成A、B两块放在水平面上,A、B紧靠在一起,物体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B,使物体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


A.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
B.物体A只受一个摩擦力 |
C.物体B对A的弹力小于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
D.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 |
5.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A.
B.
C.
D. 

A.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7.
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 |
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
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
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
8.
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还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合外力增大 |
B.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
C.墙面对A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D.墙面对A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
9.
如图,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木块A、B通过轻弹簧连接,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B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整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绳与水平方向成α角。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可以求下列哪些量( )


A.木块A对桌面的压力 |
B.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C.木块A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D.弹簧的形变量 |
10.
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M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M、m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M,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等于Mg |
B.轻绳的拉力等于mg |
C.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α)g |
D.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4.解答题- (共3题)
11.
一在隧道中行驶的汽车A以
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
处、以
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从此刻开始计时,若汽车A不采取刹车措施,汽车B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求:
(1)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2)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需要的时间.




(1)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2)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需要的时间.
12.
如图所示,细绳OA长30cm,O端与质量m=1kg的重物相连,A端与轻质圆环(重力不计)相连,圆环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50cm的B处,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分别与重物m、重物G相连.若两条细绳间的夹角φ=90°,圆环恰好没有滑动,不计滑轮大小,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重物G的质量M.

(1)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重物G的质量M.
13.
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板。开始时质量为m=1 kg 的滑块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现将力F变为水平向右,当滑块滑到木板上时撤去力F,木块滑上木板的过程不考虑能量损失。此后滑块和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求:

(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
(2)滑块开始下滑时的高度;
(3)木板的质量。

(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
(2)滑块开始下滑时的高度;
(3)木板的质量。
5.实验题- (共2题)
14.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1.92N,F2=3.84N,如图甲,F1和F2的合力大小F合=______N(保留3位有效数字).
现保持F2方向不变,减小F1和F2的夹角,为了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2)某同学想知道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于是,他将刻度尺与弹簧测力计平行放置,如图乙所示,他根据图中信息得出了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1.92N,F2=3.84N,如图甲,F1和F2的合力大小F合=______N(保留3位有效数字).
现保持F2方向不变,减小F1和F2的夹角,为了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F1一定减小 | B.F1一定增大 | C.F2一定减小 | D.F2一定增大 |
15.
用图(a)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有两个“巧妙”的设计,一是要求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之和;二是对小车要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要求“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质量之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小车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时,下列必须进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在满足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得到了如图(b)的图线(M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不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实验要求“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质量之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小车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时,下列必须进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取下砂和砂桶 |
B.在空砂桶的牵引下,轻推一下小车,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速运动时,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断开 |
D.把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适当高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