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一人晨练,按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及位移的方向分别为( )


A.2πR ![]() |
B.4πR 2R 向东南 |
C.2.5πR ![]() |
D.3πR R 向西北 |
2.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
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
3.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 |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2.多选题- (共2题)
5.
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
6.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0~2 s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2 |
C.4~6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
D.0~2 s和5~6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均相同 |
3.实验题- (共2题)
7.
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 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 m/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 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