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A.根据速度定义式![]() ![]() |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C.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A.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 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 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
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 D.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

A.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1 |
B.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2 |
C.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1 |
D.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2 |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

A.![]() | B.mg ;![]() | C.![]() ![]() | D.![]() ![]() |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
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
C.增大加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
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
2.选择题- (共8题)
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多少秒?
(2)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km/h?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祖金殿,魏征南大将军,仕历五州刺史、安吉侯。父显和,夏州刺史。庆沉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于时文州民夷相聚为乱,庆应募从征。贼据保岩谷,径路悬绝,庆束马而进,袭破之,以功授都督。卫王直之镇山南也,引为左右。庆善射,有胆气,好格猛兽,直甚壮之。稍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柱国府掾。及诛宇文护,庆有谋焉,进授骠骑将军,加开府。后从武帝攻河阴,先登攀堞,与贼短兵接战,良久,中石乃坠,绝而后苏。帝劳之曰:“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复从武帝拔晋州。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宪挺身而遁,庆退据汾桥。众贼争进,庆引弓射之,所中人马必仆,贼乃稍却。及破高纬,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并居最。周武帝诏日:“庆勋庸早著,英望华远,出内之绩,简在朕心。戎车自西,俱总行阵,东夏荡定,实有茂功。高位缛礼,宜崇荣册。”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寻以行军总管击延安反胡,平之,拜延州总管。俄转宁州总管。高祖为丞相,复以行军总管南征江表。师次白帝,征还,以劳进位上大将军。高祖与庆有故,甚见亲待,令督丞相军事,委以心腹。寻加柱国。开皇初,拜左武卫将军,进位上柱国。数年,出除凉州总管。岁余,征还,不任以职。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上省表大悦自是每加优礼 卒于家。
(选自《隋书·卷五十》,有删改)
3.多选题- (共4题)
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
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
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 |
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 |

A.乙对甲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 |
C.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D.甲对丙的摩擦力一直为零 |


A.FN增大,Ff可能增大 | B.FN减小,Ff可能增大 |
C.FN增大,Ff可能减小 | D.FN减小,Ff可能减小 |

A. 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 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 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 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4.填空题- (共1题)


5.解答题- (共1题)


(1)细线中拉力的大小;
(2)弹簧长度的压缩量.
6.实验题- (共1题)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O 点悬挂住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 角,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④,得到图示数据表格a。
(1)根据表格a,可知A 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的力____(填“F1”或“F2”),
并求得钩码质量为______kg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换用不同钩码做此实验,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数据表格b。则表格b 中30°所对应的F2 空缺处数据应为_______N;

(3)实验中,让A 传感器沿圆心为O 的圆弧形(而不是其它的形状)轨道移动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__________
A.方便改变A 传感器的读数 | B.方便改变B 传感器的读数 |
C.保持轻杆右端O 的位置不变 | D.方便改变细绳与杆的夹角θ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