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
B.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
C.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
4.
如图是某品牌吊扇的相关参数,假设吊扇的吊杆下方的转盘与扇叶的总质量为 7 kg, 则吊扇(g=10m/s2)


A.吊扇的内电阻为880Ω |
B.以额定功率工作时通过吊扇的电流为0.25 A |
C.正常工作时吊扇机械功率等于55 W |
D.正常工作时吊杆对转盘的拉力大于70 N |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另一个带电量也为Q的带电小球B固定于O点的正下方,已知绳长OA为2l,O到B点的距离为l,平衡时AB带电小球处于同一高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


A.A、B间库仑力大小为![]() |
B.A、B间库仑力大小为![]() |
C.细线拉力大小为![]() |
D.细线拉力大小为![]() |
6.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物理学是一门测量的科学,那么在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常量,电流的热效应,元电荷的数值分别是不同的科学家测量和发现的,他们依次是( )
A.伽利略、牛顿、安培、密立根 |
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库仑 |
C.伽利略、卡文迪许、焦耳、密立根 |
D.牛顿、开普勒、奥斯特、密立根 |
7.
网球是一项最近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两位运动员分别从同一高度同一方向水平发出甲乙两只网球,甲球出界了,乙球恰好越过球网落在界内,不计空气阻力,对于两球的初速度v甲和v乙,飞行时间t甲和t乙,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a甲和a乙比较正确的是 ( )


A.v甲<v乙, a甲=a乙 | B.t甲=t乙,a甲>a乙 |
C.v甲>v乙, t甲<t乙 | D.v甲>v乙, t甲=t乙 |
8.
2016 年共享单车忽如一夜春风出现在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方便了百姓的环保出行。雨天遇到泥泞之路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沉重”。如果将自行车后轮撑起,使后轮离开地面而悬空,然后用手匀速摇脚踏板,使后轮飞速转动,泥巴就被甩下来,如图所示,图中 a、b 为后轮轮胎边缘上的最高点与最低点,c、d 为飞轮(小齿轮)边缘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的角速度大于 d 点的角速度 |
B.后轮边缘 a、b 两点线速度相同 |
C.泥巴在图中的 b 点比在 a 点更容易被甩下来 |
D.飞轮上 c、d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
9.
2016 年10月19 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假设组合体在距离地面 393 千米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在“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工作、生活了30 天,期间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小 |
B.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可以借助重锤和羽毛演示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的实验 |
C.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
D.航天员在“ 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工作的 30 天里共经历了30次日出 |
10.
2016年12月18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其工作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抽到高处蓄水池中,到用电高峰时,再利用蓄水池中的水发电。如图所示,若该电站蓄水池(上水库)有效总库容量(可用于发电)为 8.78×106m3,发电过程中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 671m,年抽水用电为 3.2×109kW·h,年发电 量 为 2.5×109 kW·h ( 水 的 密 度 为 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 g=10m/s2,相当于给华东电网建了一个“大蓄电池”,以下水库水面为零势能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抽水蓄能电站的总效率约为 65% |
B.发电时流入下水库的水流速度最大可达 150m/s |
C.蓄水池中能用于发电的水的重力势能约为 Ep=6.0×1015 J |
D.该电站平均每天所发电能可供给一个大城市居民用电(电功率以106kW 计算)约7 h |
2.多选题- (共2题)
11.
两列简谐横波在同种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如图所示是两列波在t=0时的各自波形图,实线波A向右传播,周期为TA . 虚线波B向左传播。已知实线波的振幅为10cm,虚线波的振幅为5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波B遇到障碍物时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B.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2∶3 |
C.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会发生干涉现象 |
D.t=TA时,x=5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0cm |
12.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
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
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
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
3.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块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且与水平面边缘O点的距离s=8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1/2圆弧挡板,半径R=3m,圆心与桌面同高。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8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g取10m/s2)

(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圆弧最低点,则其离开O点时的动能大小;
(2)在第(1)中拉力F作用的时间;
(3)若小物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0.6s,则拉力F作用的距离。

(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圆弧最低点,则其离开O点时的动能大小;
(2)在第(1)中拉力F作用的时间;
(3)若小物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0.6s,则拉力F作用的距离。
14.
如图所示,O'PQ是关于y轴对称的四分之一圆弧,在PQNM区域有均匀辐向电场,PQ与MN间的电压为U.PQ上均匀分布带正电的粒子,可均匀持续地以初速度为零发射出来,任一位置上的粒子经电场加速后都会从O'进入半径为R、中心位于坐标原点O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其中沿+y轴方向射入的粒子经磁场偏转后恰能沿+x轴方向射出.在磁场区域右侧有一对平行于x轴且到x轴距离都为R的金属平行板A和K,金属板长均为4R,其中K板接地,A与K两板间加有电压UAK>0,忽略极板电场的边缘效应.已知金属平行板左端连线与磁场圆相切,O'在y轴上(0, -R)处.(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求带电粒子的比荷
.
(2)求带电粒子进入右侧电场时的纵坐标范围.
(3)若电压UAK=
U ,求到达K板的粒子数与进入平行板的总粒子数的比值.
(1)求带电粒子的比荷

(2)求带电粒子进入右侧电场时的纵坐标范围.
(3)若电压UAK=


15.
【加试题】质量为m,电阻率为ρ,横截面为s的均匀薄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abb´a´。如图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aa´边和bb´边都处在磁极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

(1)请判断图2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当方框下落的加速度为g/3时,求方框的发热功率P;
(3)当方框下落的时间t =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求方框的最大速度vm和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1)请判断图2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当方框下落的加速度为g/3时,求方框的发热功率P;
(3)当方框下落的时间t =

4.实验题- (共2题)
16.
甲同学准备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乙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丙同学准备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实验。

(1)甲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相接,下面接线正确的是____(填“图1”或“图2”)
(2)关于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3)三个同学实验正确操作后获得了一条纸带,下图是某位同学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单位:cm),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6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3”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通过分析可得出:这条纸带是____同学得到;以上三个实验中必须要平衡摩擦力是____同学的实验(以上两空请填“甲”、“乙”或“丙”)。

(1)甲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相接,下面接线正确的是____(填“图1”或“图2”)
(2)关于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甲同学可以利用纸带上任意两计时点的距离求所需速度 |
B.甲同学实验时,通过改变小车的释放位置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 |
C.乙同学可以利用v=gt求出某计时点的瞬时速度 |
D.乙同学实验时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计时点 |
通过分析可得出:这条纸带是____同学得到;以上三个实验中必须要平衡摩擦力是____同学的实验(以上两空请填“甲”、“乙”或“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