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 |
B.第一节课7:50开始上课,其中“7:50”指的是时间 |
C.我校运会200 m的赛跑中,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
D.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是标量 |
2.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
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
3.
A、B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点,物体在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位移一定相等 B. 加速度一定相等
C. 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 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A. 位移一定相等 B. 加速度一定相等
C. 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 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4.
从2014年12月10日起,抚顺北站开通了动车,彻底结束抚顺没有动车的历史,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6m/s增加到12m/s时位移为x,则当速度由12m/s增加到18m/s时它的位移是( )
A.![]() | B.![]() | C.2x | D.3x |
5.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A、B、C三点,AB等于BC,经过AB的平均速度为1 m/s,经过BC的平均速度度为3 m/s,则经过B点的速度为
A.2 m/s | B.![]() |
C.2.5 m/s | D.2.9 m/s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7.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4s末改变运动方向 |
B.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 |
C.前6 s内的位移为12 m |
D.第6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
8.
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
B.3 s内的位移是9 m |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
9.
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 |
B.![]() |
C.![]() |
D.![]() |
4.解答题- (共1题)
10.
一个物体从某个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 s内位移的1/4,取g=10 m/s2,求:
(1)第1 s内下落的距离;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3)物体全程平均速度.
(1)第1 s内下落的距离;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3)物体全程平均速度.
5.实验题- (共2题)
11.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因此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每隔4个点选1个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3时的速度v3=__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