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55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30

1.单选题(共7题)

1.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早上7∶00,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第4天上午,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冠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分4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B.孙杨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为1.92 m/s
C.在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孙杨看成质点
D.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孙杨是静止的
2.
物块在水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物块的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3.
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以抛出点为计时起点,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刻为t1,下落到抛出点的时刻为t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则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被抛出物体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A. B.
C.   D.
4.
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象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t=4.5 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 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
C. 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 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
5.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球AB的质量之比和杆对AB的弹力之比分别为( )
A.B.C.D.
6.
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3000 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
A.3:2
B.1:1
C.1:2
D.2:1
7.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A. v(t0-t), B. v(t0-t),
C. v(t0-t), D. v(t0-t),

2.选择题(共2题)

8.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9.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3题)

10.
如图甲所示的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沿曲面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以某一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滑上,在传送带上由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起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关于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第一次回到传送带左端的时间t,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μ=0.4B.μ=0.2C.t=4.5 sD.t=3 s
11.
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12.
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在摩擦力不计的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m=5kg的盒子乙,乙内放置一质量为m=1kg的滑块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将一质量为m=2kg的物块甲与乙相连接,其中连接乙的细绳与水平桌面平行.现由静止释放物块甲,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盒子乙与滑块丙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盒子始终没有离开过水平桌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细绳对盒子的拉力大小为20N
B.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C.盒子对滑块丙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D.定滑轮受到细绳的作用力为30N

4.解答题(共4题)

13.
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1 kg的重物上系着一条长30 cm的细绳,细绳的另一端连着一个轻质圆环,圆环套在水平的棒上可以滑动,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75,另有一条细绳,在其一端跨过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50 cm的地方,当细绳的另一端挂上重物G,而圆环将要开始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g取10 m/s2)求:

(1)角φ
(2)长为30 cm的细绳的拉力T
(3)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时,重物G的质量。
14.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体A放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有一个物块B,当用F1=3.3 N的力沿斜面向下推物块B时,恰好能使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当用F2=7.3 N的力沿斜面向下推物块时,物块在1.0 s内速度由0增大到2.0 m/s。在物块匀速下滑和加速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A一直保持静止,取g=10 m/s2,sin θ=0.31,cos θ=0.95。

(1)求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斜面体的质量为M=3.0 kg,求在物块匀速下滑和加速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
15.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长木板的上表面放一滑块。现在长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使长木板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2.5 m/s2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其速度为v=9 m/s时调整恒力的大小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25,重力加速度g=10 m/s2,运动过程中滑块始终未滑离长木板。求:

(1)长木板的速度达到v前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相对地面加速运动的时间及位移大小;
(3)为保证运动过程中滑块不滑离长木板,长木板运动前滑块到长木板右端的最短距离。
16.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 m的A、B两小球均以v0=10 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 m/s2。求:
(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
(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

5.实验题(共2题)

17.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

(1)如图所示,力__________ (填“F” 或“F′”)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

(2)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A.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3)如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__________N。
18.
振华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该实验装置中有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振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后,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当做小车及车上砝码受到的合外力,来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①实验中,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最好应为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10 gB.50 gC.100 gD.1 kg
②振华同学在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时,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了一条理想的纸带,他按要求选取计数点后,在测量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时不慎将纸带撕成了几段,但他清楚地知道甲、乙图属于同一纸带,则丙、丁、戊图中属于上述纸带的是________。

③由甲、乙图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