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早上7∶00,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第4天上午,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冠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分4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
B.孙杨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为1.92 m/s |
C.在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孙杨看成质点 |
D.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孙杨是静止的 |
2.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3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10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10 N |
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5 N |
C.3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15 N |
D.物块3受6个力作用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的人,若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应当()


A.匀速向下奔跑 |
B.以加速度![]() |
C.以加速度![]() |
D.以加速度![]() |
4.
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
5.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
B. 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
C.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 速度v不能超过

A. 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
B. 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
C.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 速度v不能超过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5题)
7.
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6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当t=4 s时两车相遇 |
B.当t=4 s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
C.两车有两次相遇 |
D.两车有三次相遇 |
8.
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
B. 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A. 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
B. 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9.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v=2.4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某时刻同时将A、B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A、B两物块释放时间距为0.042 m,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75、μB=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
B.物块B最终一定追上物块A |
C.在t=0.24 s时,A、B物块速度大小相等 |
D.在t=5.4 s前,A、B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 |
10.
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正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没发生相对滑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B与转台、C与转台、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有可能为3μmg |
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小于A与B间的摩擦力 |
C.转台的角速度ω有可能恰好等于![]() |
D.若角速度ω再在题干所述基础上缓慢增大,A与B间将最先发生相对滑动 |
11.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位于斜面底端A正上方的小球以初速度v0正对斜面顶点B水平抛出,小球到达斜面经过的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小球以最小位移到达斜面,则![]() |
B.若小球垂直击中斜面,则![]() |
C.若小球能击中斜面中点,则![]() |
D.无论小球怎样到达斜面,运动时间均为![]() |
4.解答题- (共3题)
1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2m,以v=1m/s的速度匀速运动。质量均为4kg的小物体P、Q与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A端以初速度v0=4m/s向右运动,已知P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5,P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它与定滑轮间的绳始终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且有足够长度,最大静摩擦力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t=0时刻小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体P滑离传送带时的速度.

(1)t=0时刻小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体P滑离传送带时的速度.
13.
货车A正在该公路上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
。
(1)若此时B车立即以
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定: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为
(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车加速度
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1)若此时B车立即以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14.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与最低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
的图像如图。(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的质量;
(2)若小球在最低点B 的速度为20 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
的最大值为多少。


(1)小球的质量;
(2)若小球在最低点B 的速度为20 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

5.实验题- (共2题)
15.
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两根一样的轻弹簧P和Q、装有水总质量m=1kg的矿泉水瓶、刻度尺、量角器和细绳等器材,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其操作如下:
a、将弹簧P上端固定,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0=12.50cm;
b、将矿泉水瓶通过细绳连接在弹簧P下端,待矿泉水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1,如图甲所示,则L1=____________cm;
c、在细绳和弹簧Q的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细绳搭在挂钩上,缓慢的拉起弹簧Q,使弹簧P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60°,测出弹簧Q的长度为L2及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乙所示;
(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弹簧P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L2和θ需满足的条件是L2=__________cm,θ=_________.
a、将弹簧P上端固定,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0=12.50cm;
b、将矿泉水瓶通过细绳连接在弹簧P下端,待矿泉水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1,如图甲所示,则L1=____________cm;
c、在细绳和弹簧Q的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细绳搭在挂钩上,缓慢的拉起弹簧Q,使弹簧P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60°,测出弹簧Q的长度为L2及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乙所示;
(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弹簧P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L2和θ需满足的条件是L2=__________cm,θ=_________.

16.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桶的总重力.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如图乙所示,是挂上砝码桶,装入适量砝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是纸带上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两端.其中打出计数点“C”时木块的速度vC=______m/s,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砝码及砝码桶的总质量m,分别测量木块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a.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m关系图象,如图丙实线所示.此图象的上端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找不到合适的学生电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四节干电池串联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在砝码桶中添加砝码,使木块能拖着纸带匀速滑动 |
C.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D.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 |
(3)实验时改变砝码及砝码桶的总质量m,分别测量木块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a.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m关系图象,如图丙实线所示.此图象的上端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