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在某校运动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参加了在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标准跑道的最内侧跑道(第一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s甲<s乙 | B.x甲<x乙,s甲>s乙 |
C.x甲>x乙,s甲>s乙 | D.x甲<x乙,s甲<s乙 |
2.
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面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的压力为FN1,球对板的压力为F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N1增大,FN2减小 | B.FN1减小,FN2增大 |
C.FN1增大,FN2增大 | D.FN1减小,FN2减小 |
3.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其中F3=4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14.3 N,方向不确定 |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8 N,方向与F3同向 |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12 N,方向与F3同向![]() |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
4.
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 B.(M+m)g-F |
C.(M+m)g+Fsinθ | D.(M+m)g-Fsinθ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加速度增大 | B.加速度逐渐减小 |
C.平均速度![]() | D.平均速度![]() |
8.
某人乘电梯从1楼到14楼,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1 s末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
B.1 s末、7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
C.1 s末、7.5 s末速度不相同 |
D.每层楼高3 m |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
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
4.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11.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若物体恰好不下滑,则推力F为多少?若物体恰好不上滑,则推力F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5.实验题- (共2题)
12.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下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

(1)甲、乙分别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______电源时(填直流或交流),每隔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1)甲、乙分别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______电源时(填直流或交流),每隔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